直肠瓣挂线结扎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8例疗效观察.docVIP

直肠瓣挂线结扎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8例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肠瓣挂线结扎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8例疗效观察.doc

  直肠瓣挂线结扎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8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 治疗 效果。 方法 对8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实行 应用 直肠瓣挂线结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 min,平均住院3 d,无严重并发症,有效缓解便秘症状。结论 直肠瓣挂线结扎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 【关键词】 直肠瓣挂线结扎术;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观察 Rectum ent of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a report of 8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rectum ent of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 Methods Rectum ed in 8 patients e inutes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ptoms such as constipation ple to operate and has less pain and fe L后直肠正位片,可清新的显示患者的直肠瓣肥大,过宽,有的甚至占据了五分之四肠腔,与我们镜检完全吻合。 1.7 治疗 方法 腰俞穴麻醉显效后,取膝胸位,常规肛周皮肤消毒,铺手术巾。用洗必泰消毒肛管及直肠下段,插入大号喇叭镜(分为10 cm长和12 cm长两种,自制),可看到直肠瓣肥大堵塞肠腔,有的甚至看不到通道,一般以右前、左后的直肠瓣肥大为主。在直视下用阿里氏提起肥大直肠瓣的中点,用七号丝线缝扎,缝扎时穿过直肠黏膜下层,勿穿过肌层;据直肠瓣肥大情况,间距1 cm缝一针。同法处理其他肥大的直肠瓣。缝扎完毕后,可看到肠腔有效通过容积显著扩大。再用1∶1消痔灵注射液于缝扎处周围及松弛的直肠黏膜处作黏膜下注射以预防针扎处出血、发炎及固定直肠黏膜。合并有痔的患者,在肛管外科颈处用1∶1消痔灵注射液于黏膜下注射一周致黏膜苍白隆起为度。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用直肠镜左右上下压迫直肠黏膜,有助于消痔灵注射液在直肠黏膜下充分扩散,避免术后坠胀感明显,及因为药液局部浓度过高而导致坏死糜烂出血。术后 应用 抗生素3 d或者不用输液,并每日便后洗药(院内自制)坐浴,复方消痔痛栓(院内自制)、肤痔清软膏纳肛换药一次。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者作相应的内科处理。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 以每日或隔日排便,排出通畅,勿需借助缓泻药物为治愈;大便时间间隔较治疗前缩短,自觉症状减轻,偶需服用缓泻药物,为好转;全身及局部症状均无改善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本组7例全部治愈,1例术后排便困难,系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所致,予消炎灌肠液每天20 mL保留灌肠后3 d后,大便排除通畅。平均住院时间3 d。术后疼痛患者均能忍受,术后无1例使用镇痛药,术后无1例出现出血、尿潴留。 3 讨 论 出口处梗阻型便秘, 是一组导致顽固性便秘的常见疾病,表现为肛门胀或堵塞感,有排便不尽感,粪便在肛管直肠处排出受阻,临床以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 有时需用手法协助排便。近几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 发展 , 医疗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该疾病逐渐被重视、认识,经内科及生活调理无法缓解时必须手术治疗。 在我们治疗的出口梗阻型便秘中除外肛门狭窄、内括约肌失弛缓症,其余所有情况几乎均与直肠瓣肥大有关。便秘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X线影象学的诊断,我们通过加拍无张力直肠钡灌30 mL后直肠正位片,用X线排粪造影与钡灌肠结合的拍片方式较单纯的排粪造影有明显优点[1],可一次性了解结、直肠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使过去不能明确发现的直肠瓣个数、间距、宽度以及由于直肠由于狭窄所形成的流体力学变化能够切实地反映出来,为便秘的病因学诊断提供了更明晰的证据。直肠瓣增宽、间距变小导致直肠有效通过面积狭小,增加粪便对直肠黏膜的摩擦力,长此以往可造成直肠黏膜与肌层的分离,从而导致直肠黏膜脱垂。刘建新[2]等曾对缝扎后切下的直肠黏膜作病理切片,证实,黏膜与肌层之间的黏模下肌(TrEietze肌)断裂,失去支撑。而黏膜脱垂在直肠外科颈部形成软塞,阻碍大便下行,也有发生部位较高整段直肠黏膜松弛的患者。而我们采用直肠瓣挂线结扎术,可以使脱垂的黏膜与肌层固定,扩大直肠的有效通过容积,解除梗阻症状;直肠瓣肥大,阻碍大便通行,而在瓣膜上方堆积,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直肠黏膜形成囊袋状改变向前方突出,形成直肠前突,导致大便排出困难;而长期的排便困难又会加重出口梗阻,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加拍无张力直肠钡灌30 mL后直肠正位片发现直肠前突不仅仅只有前突,由于直肠瓣过宽,大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