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区.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渭北旱塬区

维普资讯 渭北旱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安凯春 (陕西省农学会 710003) 石俊玲 (陕西省商务技能考评中心 710003) 摘要:本文在对渭北旱塬区的 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环 区高于3000~(2,昼夜温差大 (12~C~14~C),年 日照时 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 ,从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生产环境 数 1900~2533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 120~124千 保护、推广适用科学技术、建立农业产业化体 系、制定优惠 卡/厘米。。无霜期 140~224天,气候属于暖温带半 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六个方面论述 了渭北旱塬 区农业可持 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为550~ 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 730mm,雨热同季,干旱威胁大。地表水资源贫乏, 关键词 :渭北 农业 发展 途径 地下水埋藏较深,大多在百米以上。据有关部门测 定,降水的65%--70%是通过径流和蒸发损失掉。在 陕西渭北旱塬区地处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南部, 干燥多风的冬季,狂风不仅会造成对土壤的侵蚀, 关中平原的北部。海拔600--q300m,在黄土高原中, 使沙尘飞扬 ,而且加剧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损失, 属地势较平坦的部分 。该区包括宝鸡市的宝鸡、凤 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 翔、陇县、千阳、麟游等5县,咸阳市的长武、彬县、 3.生态环境脆弱,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永寿、旬邑、淳化等5县,渭南市的富平、蒲城、澄 渭北早塬区由于 自然地貌 ,沟壑纵横 ,地形破 城、合阳、白水、韩城等6县,延安市的黄龙、洛川、 碎、植被稀少。因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土壤贫瘠 富县、宜川、黄陵等5县,以及铜川I市全部(4县区) 化,加之十年九旱,地表蒸发量大,使农业基础特别 共 25个县(市)。渭北旱塬区是陕西省农业生产的 薄弱,抵抗干旱、霜冻、冰雹、风沙等灾害的能力差, 主要基地,全省粮、油、果、畜一半以上的生产基地 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 都分布在这一区域 内,也是优质粮食、果品、畜牧业 4.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 的最佳适宜发展区。因此,搞好渭北旱塬生态环境 的发挥 建设,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实现区域农业 该区域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生产结构单一,土 生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解决陕西 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建设投入不足,农业劳 的粮食问题、农民增收以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着 动者素质低下。加之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和土壤贫 重要的战略意义。 瘠 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 一 、 渭北旱塬 区的 自然资源与农业生产环境状 承载能力不高,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传统的广 况 种薄收的生产方式长期得不到扭转。 1.土地面积大,土质 良好 二、渭北旱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渭北 25个县(市)总面积为 4.04万公里,耕地 农业作为生物生产的产业 ,是 自然再生产和经 119.41万公顷,人口697.3万人,人均耕地 占有量平 济再生产的统一 ,经济发展只有依存于 自然再生产 均为0.17公顷,人 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73.91人。 才能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创造,没有农业的自然再 地貌 以黄土高原沟壑为主,塬面开阔平坦 。6度 以 生产,就没有农业的经济再生产。然而,农业生产对 下的平地、缓平地面积为75万公顷,占总耕地的 生态环境和 自然条件是有很强的依赖性,维护好农 62.83%,土层深厚,土质 良好,蓄水保墒性能好,具 业生产系统所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