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地球科学与地质学选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绪论-地球科学与地质学选编

西安科技大学 王英 热 忱 欢 迎 同 学 们 前 来 探求地球奥秘 感悟人生真谛 绪 论 内容提要 —— 地 球 科 学 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是养育亿万生灵的摇篮,也是人类赖生息繁衍的唯一家园,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适宜的生息环境,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探索地球奥秘、寻找开发资源、改善家园环境、维持自身发展便成为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漫长的认识和探索地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门专门针对地球的内容颇为广泛的学问,这便是 一、地质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简称地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 (数、物、化、地、天、生)之一。地球科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不渝地担当着探索地球奥秘、研究地球变化、编织地球故事、传播地球知识的重大使命。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研究对象:地球 传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 现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行星地球系统 研究内容: 形成演化 结构构造 物质组成 运动规律 资源性 适住性 二、地 质 学 的 学 科 分 支 研究大气圈:如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动力学等。 研究水圈:如海洋学、陆地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冰川学等。 研究生物圈:如生物学、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医学等。 研究地壳:如地质学、地理学、地形地貌学、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土壤学等。 研究地幔和地核:如深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等。 研究远古地球特征与演化历史:如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地史学等。 研究地球资源性和勘察方法:如矿产地质学、矿床地质学、地热地质学、农业地质学、旅游地质学、遥感地质学、资源勘察学等。 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如环境地学、地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等 四、地 质 学 的 研 究 方 法 地质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与其它自然科学的不同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空间庞大性 地球半径6371km、表面积5.1km2,地壳厚30-60km。许多地域尚未涉足,最大钻井深度12km,地质作用涉及范围超越惯用尺度 时间漫长性 地球46亿年,无数地质事件已随地球演化而逝去且不可能重演。人类300万年,有记载数千年 变化过程复杂性 无、有机物质运动,理、化、生运动方式,地球各部分状态不同,因素复杂,地质过程和结果差异巨大 地质记录不完整性 地球物质中保留的地质作用痕迹称地质记录,地质事件不可能留下完整记录,后期地质事件可使记录改造、毁坏和消失 研究方法 观测法 野外实地观测、仪器观测、卫星和航空遥感观测等 实验法 模拟实验、分析实验 综合分析法 通过对比、归纳、类比、相关、定性、定量、逻辑、理论推理等分析,提出假说,经反复验证形成学说。 “将今论古”是地学的最根本思维方法,1830年由英国的莱尔在《地质学原理》中提出。其实早莱尔5百多年,我国北宋学者沈括(1031-1095)就用次思维解释过太行山岩石中螺蚌和砾石以及延安从地下挖出的竹笋的成因 五、地 质 学 的 发 展 发展动力:社会需求、新技术、新思维 1.地质学萌芽时期(17世纪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人类对地球的现状和在宇宙中地位的初步认识时期 早期有“天圆地方”、“地心说”。 古有民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仓仓,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公元前3世纪,吕不韦主持编成的《吕氏春秋》中有: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前6世纪古希腊人比达哥拉斯(前571-497)提出大地是圆的设想 前240年古希腊人埃拉托色尼(前275-196)通过比较亚历山大和其以南920千米的锡恩两城中午的阳光角度,进一步断定地球是圆的,并推算出地球的圆周长度 1519年9月,西班牙人麦哲伦(1480?-1521)帅船队绕地航行一周,最终肯定了地球是圆的 16世纪早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提出了“日心说” 12世纪初,中国学者朱熹(1130-1200) “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系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验者。”的发现和表述代表着人类早期地质学思想萌芽 五、地 质 学 的 发 展 2.地质学体系形成时期(17-19世纪) 这一阶段,人类对地球各组成部分及其与宇宙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形成了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貌学、气象学等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和意义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