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细胞凝聚物测定方法的探讨.doc
红细胞凝聚物测定方法的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循环血中红细胞凝聚物的测定 方法 及临床 应用 。方法 在37℃条件下,用含福尔马林和不含福尔马林的一次性塑料血沉管,测定红细胞沉降率, 计算 红细胞凝聚系数(K)。结果 61例健康体检者红细胞凝聚系数为0.97±0.19,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白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红细胞凝聚系数分别为0.78±0.15、0.88±0.17、0.83±0.08、0.75±0.19。结论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白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红细胞凝聚系数明显减低,循环血中红细胞凝聚物含量明显增高。
【关键词】 红细胞凝聚物 红细胞凝聚系数 红细胞沉降率
目前 临床上对红细胞凝聚物的检测方法多采用单项、多种测定,且测定方法较为复杂,给临床诊断和 治疗 带来不便。为此,笔者利用福尔马林对红细胞凝聚物固定和未经固定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比较,判断循环血中红细胞凝聚物的含量,探讨红细胞凝聚物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红细胞凝聚物检测原理 由于固定的凝聚红细胞与单个红细胞在体积上存在着差异,故红细胞沉降率有所改变。用福尔马林对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凝聚物固定后测定红细胞沉降率,与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血液标本所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比较,找出固定后的凝聚红细胞与单个红细胞在体积上存在的差异,计算红细胞凝聚系数,红细胞凝聚系数越低,循环血中红细胞凝聚物含量越高。
1.2 红细胞凝聚物的检测方法[1]
1.2.1 试剂 一号应用液,取0.077mol/L的EDTA3ml、4%清晰福尔马林5ml、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12ml混合均匀。二号应用液,取0.077mol/L的EDTA3ml、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17ml混合均匀。
1.2.2 操作 取塑料试管2支,在第一管和第二管中分别加入一号应用液和二号应用液各2ml;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注入第一管和第二管各0.5ml,混合均匀;在37℃条件下,用一次性塑料血沉管,分别测定第一管和第二管标本的红细胞沉降率。
1.2.3 红细胞凝聚系数的计算方法 红细胞凝聚系数用K表示,计算红细胞凝聚系数的公式为:
K=第二管红细胞沉降率(mm/1h) 第一管红细胞沉降率 (mm/1h)
1.3 研究 对象
1.3.1 对照组 选择健康体检者61例,平均年龄55岁(41~67岁),其中男34例,女27例,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正常,无急性和慢性病史。
1.3.2 研究组 选择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增高者123例,平均年龄57岁(43~69岁),其中男67例,女56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4.0g/L)21例,高白蛋白血症(>55g/L)32例,高球蛋白血症(>40g/L)11例,高胆固醇血症(>6.1mmol/L)59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对照组 61例健康体检者红细胞凝聚系数为0.97±0.19。
2.2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21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红细胞凝聚系数为0.78±0.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15,P<0.01)。
2.3 高白蛋白血症 32例高白蛋白血症红细胞凝聚系数为0.88±0.1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4,P<0.05)。
2.4 高球蛋白血症 11例高球蛋白血症红细胞凝聚系数为0.83±0.0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9,P<0.05)。
2.5 高胆固醇血症 59例高胆固醇血症红细胞凝聚系数为0.75±0.1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34,P<0.01)。3 讨论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等成分的增高,均可使循环血中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出现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大、血流减慢,而 影响 血液循环[2]。红细胞表面所带的负电荷,是决定红细胞处于分散状态还是聚集状态的内在因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多少与细胞结构和所处的介质有关。血浆是人体循环血中红细胞的介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等物质的增高,均可改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多少。纤维蛋白原带正电荷,其哑铃形链状结构又能对红细胞起到交联作用,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使红细胞成缗钱状聚集,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球蛋白和胆固醇带正电荷,有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作用,球蛋白和胆固醇的增高,可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红细胞间静电排斥力降低而易凝集;白蛋白带有负电荷,对红细胞在血浆中具有悬浮稳定作用,白蛋白的增高,可破坏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悬浮稳定性,使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红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纂修《清史·史表》的几点思考.doc
- 纠正“化学前概念”教学途径的探讨.doc
- 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与探索.doc
- 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的法理思考.doc
- 纠纷调解机制变迁的社会选择以农村基层司法经验为视角.doc
- 红叶二级水电站220kV送出工程设计.doc
- 红外治疗仪联合手术治疗痔的临床研究.doc
- 红外线乳腺扫描在乳腺疾病中的运用.doc
- 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观察与护理.doc
- 红层岩土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oc
- 2024年电气安全事故反思 .pdf
- 2016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真题及答案解析 .pdf
- 202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范本(五篇) .pdf
- 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pdf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冲刺卷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金融反洗钱与业务操作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志成学校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考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2018-2024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市场竞争趋势及前景策略分析报告(目录).pdf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