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热潮在中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资热潮在中国.doc

投资热潮在中国   2007年8月10日,由世界杰出华商投资家协会发起并组织评价的“2007最具眼光的100位华人投资家”评选落下帷幕。这些中国VC界的传奇人物为人低调,但又能量巨大,仿佛具有金手指的神奇魔力,外界对之陌生而又好奇无限。这是一个身份特殊、地位超然的群体。      2005年,中国金融界崛起一个全新的群体――投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怀揣巨额资金;唯一的任务,就是张开火眼金睛,寻找值得投资的商业项目;最终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投资,在最低的风险内,安全地拿到最大的投资回报。      中国投资热      在创业市场方兴未艾、市场融资渠道尚显单一的情况下,来自银行体系外的融资渠道的出现,对众多需要资金助力的大小企业来说,显然是一种旱中甘霖。   其实,VC(风险投资)最早是在美国兴起,他们帮助了譬如英特尔、微软、苹果、Google、思科等科技界巨子的崛起,这也造成了人们印象中,VC天然与高科技行业相辅相成。   而对于众多高科技(即VC界所称的TMT领域)的企业来说,它们在起步之初往往没有固定资产,只有少数精英手中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他们一无所有但又前途无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成就他们大业所需的,往往只是送其青云直上的那一股好风。   投资人凭借手中的巨额资金,以及丰富的经验,便是为需要注资的企业们充当这股清风的角色。与风险投资的联姻一旦获得成功,企业成为产业领导者,投资人则能获得数百倍的回报。风险巨大,但收益惊人。投资家们的冒险精神,超越常人的判断力,由此也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   早期风险投资被引入中国,也保持了以美国硅谷的成功模式作为范本的特点。2000年之前,国内只有IDG   VC合伙人林栋梁、英特尔投资部邝子平等,几个人在全中国“跑案子”,这些案子都限于IT和互联网。   很快,随着互联网热潮在中国兴起,互联网取代IT业成为VC追逐的热点。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高增长”取代“高科技”,成为嗅觉敏感的投资人寻找项目的关键词,一批蕴含新理念,运用新技术,代表新趋势的传统行业项目,比如有机农业,也纷   纷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有人总结了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的路径,首先是复制美国模式,典型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如此。其次是着眼于有特色的模式,以无线增值业务为典型。再次便扩展到非IT的存量市场,这是2006年投资的特色之一。随着这些领域中的机会挖掘告一段落,进一步的创新又会发生。   走进2007年,国内VC产业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是:行业影响力增大、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VC进入中国和本土人才兴起。   行业影响力增大的一个标志是VC支持的上市公司规模增大。现在境外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已经不是凤毛麟角,例如分众(80亿美元)、腾讯(455亿港币)、百度(33亿美元)、网易(23亿美元)、盛大(18亿美元)、携程(22亿美元)等。当然和美国的巨头相比,我们的体量还差很多,例如微软(2804亿美元)、Cisco(1575亿美元)、Google(1483亿美元)、eBay(454亿美元)、Yahoo(376亿美元)等。百度还只是Google的四十至五十分之一。   在短短几年中,几乎所有国际上顶级的VC,包括DCM、3i、Accel、Sequia(红杉)、KPCB等皆已蜂拥进入中国。   中国本土投资人才的兴起更是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2007年8月10日,由世界杰出华商投资家协会发起并组织的“2007最具眼光的100位华人投资家”评选落下帷幕。这次评选再次把人们的目光集中于这一身份特殊,地位超然的群体。   IDG的熊晓鸽、鼎晖创投的吴尚志、汉能投资的陈宏、软银赛富的阎炎、红杉资本的沈南鹏等,这些中国VC界的传奇人物毫无意外地名列榜中。   这批低调,但又能量巨大,仿佛具有金手指的人,外界对之陌生而又好奇无限。      那些投资人      曾有一个西方投资人在办公室挂了一幅塞万提斯的画像,称自己是桑丘?潘沙,专门帮大人物成就大事。鼎晖创投合伙人王功权用“酷”来形容风险投资,“投资人站在技术发明和应用的最前线,跟创新的团队和商业为伍,很挑战地在企业很小的时候就投资,一直到它上市达到很高程度的辉煌,你想它怎么不酷呢?”   “当灯光去追成功的企业家,你在茶座喝茶,躲在幕后惬意地微笑,你会觉得自己很酷,这是玩性格的一件事情。”   曾一手缔造“盛大传奇”的周志雄说,投资人的构成基本上是有三类人:一类是由学财务的人出身的,做投资银行、会计师、律师这一圈过来的,他们具有金融类职业的经验;一类是从企业里过来的,是做企业的高级的管理人员,做CEO, 做VP这种人,他有一定的运营经验和技术背景,这是很大的一块;另外一类是很成功的企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