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荧光光度法研究微乳介质中丹参酮Ⅱ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oc
荧光光度法研究微乳介质中丹参酮Ⅱ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者:吴祎 孙悦,潘旭旭,周锦梅,沈志滨
【摘要】 目的 研究微乳介质中丹参酮ⅡA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行为。方法 采用荧光光度法,通过SternVolmer公式 计算 荧光猝灭数据和结合常数,通过计算热力学数据探讨丹参酮ⅡA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 常温下结合常数为1.93×104 L·moL-1,且结合常数、猝灭常数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热力学数据ΔH0、ΔS0和ΔG0均为负值。结论 在微乳液中,丹参酮ⅡA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机制属于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其结合机制可能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牛血清白蛋白;微乳液;结合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 albumin (BSA) in the microemulsion system by fluorometry.Methods The binding constant KA er equation,The enthalpy variation (ΔH0),Gibbs free energy variation (ΔG0) and entropy variation (ΔS0) echanism of tanshinone ⅡA and BSA.Results The binding constant KA ol-1 at 293 K,the quenching constant and the binding constant both decreased perature,the values of ΔH0,ΔS0 and ΔG0 icroemulsion system might be concerned albumin; microemulsion; binding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化学和生命 科学 热门课题之一。研究血清蛋白质与内源性化合物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有荧光光谱法[1]、电化学法[2]、平衡透析法[3]、液相色谱法[4]和毛细管电泳法[5]等。作者曾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微乳体系中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微乳液可以做为脂溶性药物TanⅡA和水溶性大分子BSA的共溶剂,并且二者在这样一个体系中有相互作用[6]。本文通过荧光光度法进一步证明了TanⅡA和BSA在该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其作用机理。
1 仪器与试剂
UV24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F25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本日立);Orion 828 型酸度计(美国奥立龙);HH2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宏华仪器厂)。
牛血清白蛋白(BSA,相对分子质量67 000,分析纯,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8×103 mol/L的水溶液,于4 ℃冰箱中保存;丹参酮ⅡA(对照品,西安冠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51×10-3mol/L的95%乙醇溶液;冰乙酸磷酸硼酸氢氧化钠的BR缓冲溶液。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按照 logF0-FF=log K+nlog[Q]
式中,K为结合常数,n为结合位点的数目。用log(F0-F)/F 和log[Q]的点作图能算出K和n ,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结合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结果是导致TanⅡABSA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同时,从n的数据也可以推断出BSA对TanⅡA是一个单独级别的结合位点。表3 TanⅡA和BSA的结合参数和热力学参数
通过分析与温度相关的热力学参数可以进一步说明BSA和TanⅡ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小分子和大分子作用力主要含有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力等。从热函的改变(ΔH0),熵值改变(ΔS0)和自由能的改变(ΔG0),可以判断结合方式。热力学参数可用下面的方程式 计算 :
logK=-ΔH02.303RT+ΔS02.303R
ΔG0=ΔH0-TΔS0
K和R分别是结合常数和气体常数,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ΔG0≤0,说明TanⅡA和BSA的结合是自发的过程。负的ΔH0和ΔS0一般被认为是在低电解质液中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的证据,静电力相互作用中负的ΔH0值也可能扮演一定的角色[11]。但这与BSA和 TanⅡA分子结构分析不一致,在pH =7.24时,它们都带负电荷[12]。因此推断,在微乳液中TanⅡA与BSA之间的结合方式可能是氢键和范德华力。
4 结 论
本文以微乳液为共溶体系,用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