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期之玄学及其相关文化风尚考述.pdfVIP

北朝时期之玄学及其相关文化风尚考述.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朝时期之玄学及其相关文化风尚考述.pdf

2009 年第 11 期 北朝时期之玄学及其相关文化风尚考述 王永平 摘 要 北朝时期玄学文化风尚并未完全灭绝。 河西地区自前凉以来 “号称多士”、 “颇有华风”, 保存 [ ] 了玄学之因子; 北魏灭凉, 其学术文化传入平城, 并影响到此后北魏之学风。 北魏中后期, 随着鲜卑统治者 的汉化, 大力传输南朝文化, 北朝士风与学风显现出南朝化的倾向, 以致北魏末与东魏— 北齐之际关东地区 出现玄化的高潮。 北朝玄化风尚之传播, 总是伴随着南朝人士的北徙, 他们是南风北渐的主要载体。 关键词 十六国北朝 玄学 士风 学风 南士 交流 [ ] 〔中图分类号〕K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 (2009 ) 11-0101-10 魏晋之际, 玄学主要兴盛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 西晋崩溃以后, 随着中原士族阶层的南迁, 玄学风气也随之南传。 自东晋以来, 建康便取代了昔日的洛阳, 成为玄学清谈的中心地, 玄学对东晋南 朝的士风与学风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而在少数民族诸政权统治下的北方地区, 玄学风气则难以延 续, 以致形成了南北学术文化风气的明显差异。 对此, 唐长孺先生曾指出: “正当所谓正始之音复闻于 ( ) 江左, 即玄学清谈在江南风靡之时, 北方玄学却几乎绝响, 南北学风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1] P212-213 《 隋 书》 卷 《儒林传序》 称: “大抵南人约简, 得其英华, 北学深芜, 穷其枝叶。” ① 这里虽说的是南北经 75 学风气的差异, 但根源在于玄学风气的影响程度不同。 汤用彤先生在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中也一 再论述魏晋以来清谈玄学与佛学的结合, 然历经汉魏之间、 两晋之际和南北朝之交义学名僧的不断南 渡, “自此以后, 南北佛学, 风气益形殊异。 南方专精义理, 北方偏重行业。 此其原因, 亦在乎叠次玄 ( ) 风之南趋也。” [2] P214 至于南北文学艺术方面的差异及其与玄学之关系, 曹道衡先生在 《南朝文学与北朝 文学研究》 等著作中也有深入的论述。 可以说, 玄学的存废盛衰, 直接关乎南北朝社会文化的发展。 具 体就十六国北朝而言, 北方地区玄学 “几乎绝响”, 这确实已是无争的常识。 不过, 历史上出现的任何 文化现象虽然皆有兴衰, 但绝不可能毫无遗存,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北方玄学风尚也大抵如此, 吕思勉先 生在 《两晋南北朝史》 第 章 《晋南北朝学术》 之第 节 《儒玄诸子学下》 中根据相关零散的资料, 23 4 作者简介 王永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苏 扬州, 225002 )。 ① 其实, 在东晋时代, 人们已开始关注南北学风的差异, 《世说新语·文学篇》 载: “褚季野语孙安国云: ‘北人学 问渊综广博。’ 孙答曰: ‘南人学问清通简要。’ 支道林闻之曰: ‘圣贤固所忘言, 自中人以还, 北人看书如显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