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二是).doc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二是)

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二) |400|9|— 1589|327|346|224|31|— 1590|374|400|117|40|— 1593|451|547|—|18|— 1600|—|—|200|—|— 均据《明实录》。个别年的收入用全汉升估计数,见《明中叶后太仓岁入银两的研究》,《中国 文化 研究 所学报》1972年第1号,页136—139。 所谓 财政 危机是指白银而言,中央所征以实物为多,并无危机。1583年“京仓积米足资八九年,愈多则愈浥烂”;1588年“太仓米足支七年,而米价腾贵”。[16] 朝臣们在解决银库不支的建议中有一条是将丝绢等改征银和将内廷“十库”中不用的东西折银,[17] 皇帝不准。这种实物 经济 思想正是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据说老规矩是太仓老库贮银800万两不准动,需款从外库应付。我们不知这规矩维持了多久。但明代 市场 和商品经济大发展正是在嘉靖财政陷入危机之后。原来货币的功能就在于流通,财政危机,老库窖藏的白银流出来了,投放市场,市场焉得不活。 以上是16世纪。进入17世纪,有两事当言。 一是税监之祸。税监遣于1597年,而开始进银在1601年。据《明史·食货五》说共进“几及三百万两”,我据《明实录》逐笔加算还不到200万两。不过,据说内进的只占1/10或2/10,其余都由税监和“群小”瓜分了。[18] 税监之祸,惨不忍睹。但从财政上说,主要是把原应纳之税银经太监之手转入内廷。从经济上说,是将 社会 上流通的白银用暴力聚敛起来,而最后还是流回市场。因为内廷是在修“两宫三殿”,而太监尤其是分得50%—60%的“群小”,是不会有多少储蓄的。滥派税监,是由于万历贪婪,非真正缺银,因到加派辽饷时还是“内帑充积,帝靳不肯发”[19] 。而已。 二是军饷加派。这始于1592—1600年的“三大征”,共支军费588万两,时太仓尚裕,加派不多,大约只派了山东。这三次战争在宁夏、朝鲜、贵州,无碍生产,军费则主要投入内地市场。1618—1620年加派辽饷,递增至每年520万两,使田赋白银化比重大增,惟时米价升至每石1两,折米不过500万石,占万历时税粮额的17.6%。这次战事在辽东,而这笔巨额支出大半投入内地市场,以支付募客兵之费和购买与转运粮、马、器械之费。1630—1639年再增辽饷和加派剿饷、练饷,使加派总额达2 000万两,连同旧有的赋税共达2 700万两;不过未能收齐,1643年实征只1 585万两,支出则达2 122万两。[20] 这时战事遍南北,生产破坏,生灵涂炭。但就空前巨额的各种征敛税,当时似未发生货币困难,表明社会上流通的白银增加了,不像16世纪下半叶那样捉襟见肘。而大量的支出投放市场,必致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即如在物价一节所表现那样。同时,也表现白银贬值,下文再详。 六、商 税 用商税考察市场兴衰乃常用之法。明代商税有座商税(门摊)及通过税。依本文目的自然只取后者。通过税大别有抽分、钞关二项。抽分厂有十余处,原抽实物,后则变卖为银,芜湖正德时抽至3.7万两,然缺系列数据,无法进行分析。钞关设于1429—1450年,略有可查者,惟所谓七大钞关及崇文门(北京九门)之关税,列入表七。其中临清、北新(苏州)二关收船料及货税,他关只收船料(丈量船之容量所课船税)。崇文门收车辆税,实包括货物税。尚未见明代关志,不能如清代榷关提供品种和税率、计出商品流通量。表七所列,亦不少出于估计,已见说明。早期数字,乃系由钞折合为银。原来,民间交易一直用银。明廷为推行钞法,采商 税收 钞政策,钞关之名亦由此。1436年“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21] ,而钞关仍征钞及铜钱。1488年准商税征银,而两京钞关仍征钞及钱。钞法将废,又定钞关半数收银,半数收钞,或一年收银,一年收钞。商人手中惟有银,只好用银买钞。此种政策反映内廷尤其是监督钞关的太监的保守思想,实不利于通商,户部亦无可奈何。 表七 明代钞关税收[22] 关名|C1480(成化间实收)|1502(弘治十五实收)|C1570(隆庆间定额)|1597(万历加征定额)|1625(辽饷加派定额)|1640(练饷加派定额) 河西务|—|—|4.6|6.1|—|— 临清|—|—|8.3|10.8|—|— 北新|—|—|3.3|4.3|8.90|— 浒墅|—|—|4.0|5.2|8.75|— 九江|——|—|1.5|2.0|5.75|— 扬州|—|—|1.3|1.8|2.56|— 淮安|—|—|2.2|3.2|4.56|— 七关|12.0|8.2|25.2|33.4|53.4|73.4 崇文门|3.3|0.5|7.35|7.35|—|— 八关|15.5|8.7|32.55|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