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代:中华文明的进一步繁荣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中华文明的进一步繁荣要点

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开国君主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政经改革。神宗时王安石提倡新法,企图以现代金融管制方式管理国事,其目的无非都是想借由经济力量支援国防军备,以应付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但……新法未能成功施行,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可是,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却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穿越回宋朝! 1.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北宋初)——行政、军事、财政、监督 加强中央集权:文臣担任地方官;收兵权,实禁军;地方上设转运使;(设通判监督) 加强君主专制:设中书门下,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后增设参知政事;设枢密使、三帅;设三司使 2.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 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失败) 措施(理财、强兵、取士) 历史作用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 ◆两宋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1.思想——程朱理学、陆子心学 世界观:理、心是世界的本原 伦理观:人伦纲常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反省内心 2.科技——三大发明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 3.文艺——词、诗和绘画,话本,书法 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宋诗:陆游 绘画:宫廷画派;风俗画兴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话本:小说创作新阶段; 宋代,散曲产生; 书法:北宋苏轼行书 ◆促使宋词兴盛的因素有哪些? 1、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2、市民阶层扩大,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3、民族矛盾尖锐; 4、上层人物提倡; 5、理学的兴起注重精神的追求。 此外: 民族关系:并立的民族政权(辽、西夏,金,蒙古) 高度的民族交流(边境互市) 压迫的民族空间(岁币,澶渊之盟,宋金绍兴和议) 强烈的民族意识(岳飞抗金等) 对外关系:发达的航海技术,繁荣的对外贸易。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王安石变法 ◆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 ◆文化 思想:程朱理学、陆子心学 科技:三大发明 文艺:宋词,宋诗,散曲,绘画,话本,书法 ◆民族、外交丰富驳杂 ◆四川师范大学张邦炜教授认为,有宋一代“革命”多。请问,自北宋开始的“革命”性变化有哪些? 答案:1、①青苗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加重了农民负担; ②免役法解放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有些甚至家破人亡。 ③更重要的,是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触犯了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2、 从表面上看是政见之争,实质上又是一种学术之争。 日本近代史泰斗和田清先生指出:“唐代汉民族的发展并不像外表上显示得那样强大,相反地,宋代汉民族的发达,其健全的程度却超出一般人想象以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或其他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一: 观点正确。宋朝超越唐朝,更为发达健全。 理由:唐朝:1、政治上:唐中央对地方并没有形成非常有效控制,后期藩镇割据,长期混乱; 2、经济上:商品经济处于低级阶段,坊市界限分开,日中为市,农业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 3、思想上:混乱,儒家思想受佛、道严重挑战,带有浓厚的士族痕迹; 宋朝:1、政治上:有效解决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制度发达; 2、经济上:打破了坊市、时间等限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交子出现,商税与海外贸易发达; 3、思想上:程朱理学,体系完备;科举进一步完善; 4、科技文艺:科技成就突出,三大发明传播世界;文艺上宋词绘画成就斐然。 所以:宋代的文明水平达到前所未见的高度。 参考答案二: 观点不正确。宋朝未能超越唐朝。 1、唐政治昌明,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开明开放、兼并四方,少数民族亲如一家; 2、宋三冗二积,尤其对少数民族并立政权软弱等等。 …… 基本方法总结----“四步法”: 列观点--表态度---论证---总结 48.(2014全国Ⅰ卷·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1)皇帝较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