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诗与印度文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史诗与印度文明.pdf

高思网课之印度史诗与印度文明 印度历史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印度文明最初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现巴基斯坦境内)。古印度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 其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甚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 远的影响。古印度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做出了 独创性的贡献。古印度文明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种姓制度以及其宗教性。 2.种姓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祀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 道农时季节,他们不仅垄断宗教文化大权,也参与执政,常作国王的 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动,甚至随军出征。因此他 们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也是最富有的阶层。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 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 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 阶级。 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 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虽然他 们地位低下,但是比起第四等级,他们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按婆 罗门教的理论,吠舍与刹帝利、婆罗门都属高级种姓,死后投胎可再 1 高思网课之印度史诗与印度文明 度为人,因而称再生族。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 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 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 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 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 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 被开除出种姓的人也成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与婆罗门 接触,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 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 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级种姓的人及时躲避。婆罗门如果接触 了贱民,则认为是一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后要举行净身仪式。 3.印度教三大主神 印度教众神之中最重要的是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①创造神梵天:神话中的梵天为红肤色, 四首,四臂,坐骑为天鹅,在被吸收进入佛 教成为护法神后被称为大梵天。 2 高思网课之印度史诗与印度文明 ②护持神毗湿奴:毗湿奴全身蓝色,常披黄 袍,也有四只手臂,其中两只总握有他的标志性 器物——法轮和海螺。毗湿奴的坐骑是一只鹰头 人身的金翅大鹏鸟,他还经常半倚在一条多头的 蛇王身上。 ③破坏神湿婆:印度三大神的第三位。又 叫“西哇”。是最受崇拜的神之一。是象征“昌 盛”和“吉兆”的神。同时又象征“毁灭”, 是起死回生之神。一般被视为“破坏神”。湿 婆表现愤怒的一面传入日本后,作为大黑天十 分闻名,是武士和浪人的保护神。 4.佛教的发源 佛教,创始人是释迦摩尼,原名乔达摩·悉 达多,是一位印度王子。 悉达多太子29 岁(也有说 19岁)时的某 一天,郑重地恳求父亲净饭国王允许他出家修 行。 离家之后,他在一个树林里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改为 七天吃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经过六年苦行,悉达多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 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