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远乡村概况.doc
开远乡村概况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开远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中东部,全市国土面积19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万亩(承包地188246亩)。辖5个乡、3个办事处,19个城市社区居委会,5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是心非29.2万,其中城镇人口19.07万。有33种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苗族、回族和壮族,占总人口的50.75%米。开远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典型,市区年平均气温19.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8℃,无霜期341天,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年蒸发量达1466毫米,年干燥度1.8,干湿两季分明,风向多为偏南风。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48亿元(居全省第18位,全州第3位),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6.7:41.3: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385元(居全省第12位,全州第2位),财政总收入2.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亿元(居全省第17位,全州第三位)。粮食总产量82771吨,农民人均产粮532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2248元(居全省第16位,全州第2位)。现阶段,全市各级干部、各族人民坚持以生态建市、工业强市、商贸活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思路,团结一心,努力为在全省全州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第一章 灵泉办事处
开远市灵泉办事处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履行乡、镇一级政府的职能,于1984年3月批准成立。办事处地处开远市城区西部,位于东经103°24′、北纬23°32′。东面与乐白道办事处接壤;西邻建水县、西南面邻个旧市倘甸乡;北与小龙潭办事处接壤。国土面积196.5平方公里,其中坝区7.6平方公里,山区188.9平方公里。
办事处辖6个村民委员会,48个村民小组(其中山区3个村委会、28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坝区3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12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星光、聚源、南正街、石桥、健民、崇文、泸江、落云、小新村、红运、西园、解化)。在册耕地面积11810.3亩,其中坝区1984亩、山区9826.3亩;土地承包面积11810.26亩,其中水田1657亩;旱地10153.3亩。总人口79641人(不包括近3万人的流动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247人,非农业人口65394人。汉族、彝族、苗族为主要世居民族。
灵泉办事处平均海拔1347.5米,年平均气温19.7℃,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4℃;无霜期340天左右;每年的5月至10月为降雨季节,年均降雨量为813.9毫米。
2002年农业生产总值22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350万元;粮食总产量4429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04元;农民人均有粮532公斤(不含城区菜农)。
改革开放前,灵泉办事处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事业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灵泉办事处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2年,完成经济总收入6.9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其中农业和农民家庭收入实现8011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2%。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6.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3%。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
办事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3:13:54。以国民收入为标准,个体私营企业收入所占的比重为84.6%,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旅社、饮食服务、食品加工、商品批发、零售等第三产业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坝区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形成了一批功能齐全、区域范围不断扩大的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1.62亿元,占全市农副日杂商品交易量的80%;西城区的房地产开发,存量资产盘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推动力。西山地区的无公害蔬莱因其品质好而远销全省各地;葫芦梨是西山的特色产品,通过外地营销商,现已远销东南沿海各省。
办事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在教育方面,现有农村中学1所,农村中心小学l所,完小13所,各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消除了危房;“普九”及“两基”任务圆满完成,小学入学率达99.8%;初中毛入学率达100%;各项完学率超过85%;中考成绩连年提高,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各村委会组建了村级卫生所,全处人民于1999年提前1年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全面贯彻和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连年出现负增长,2002年为-2.86‰。农村养老保险投保3512人,收保金额达310万元;有2913人享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发保障金12.8万元;残疾人的教育、康复、就业、生活方面有了较大改观。人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有农村业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