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新课改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教育新课改初探.doc

特殊教育新课改初探   一、特殊教育新课改的简单介绍   新一轮课改就是一次价值变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文化创新,新课改就是人的改革,课程改革归根到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也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了。要做好新一轮课程改革,首先要做的便是改变教师的观念,让他们进行概念的重组,这也正是本次课改的重点之所在,那么对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重组哪些概念,转变哪些观念呢,下面笔者针对我校教师的情况作出一点说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希望能为各位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概念重组   (一)学校观   新课改提出学校要化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地进行改革,新课改的中心是学校而非政府。教师必须改变过去认为学校是课改的执行机构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学校在课改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而构成学校软件的教师又是课改的中坚力量,?亩?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实验研究,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我们没有具体的模式可供参考,加上学校布局与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从事对比研究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上加难,在这一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比普通教育走更多的弯路,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树立以学校为中心的课改观,走出有自己地方文化特色的特殊教育之路。   (二)课程观   教师作为课程活动的主要参与与组织者,更应对课程有个清醒的认识,提到课程观,很多人第一个反映就是综合课程,其实这是一个思想误区,我们强调的新的课程观并不是以综合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已经在接受学校教育,整个学校环境就是一个大课程,而不是表现在课程是否是综合与分科上。对于课程类型而言,综合课程是否一定好于分科课程呢,笔者不以为然,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未发现有文献支持综合课程的效果要好于分科课程,同时也没发现分科课程效果好于综合课程的,笔者认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各有其利弊,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找到二者的结合点,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之间也并不是相互替代的问题,而是寻找二者间的平衡点的问题,二者的关系就好比溪流与湖泊,没有溪流,何来湖泊,即使有,那也不过是死水一潭。一个学习机会其实就是一个课程。而所谓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也就是在大课程观下如何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对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和进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意义重大。   (三)教材观   过去大家一直将教材当成是教学过程中的金科玉律,将研究教材的过程简单定义为了学习教材的过程,过去普遍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书,学生学书的过程,严重脱离了实际和学生的客观需要,这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有着大量的反映与讽刺。书本只是一个工具,教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书不是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过程,因而对于教材,我们需要的不是教书先生,而是会用书,会促进学生发展,会启迪智慧的教育工作者,特殊需要儿童无论是先天的不足还是后天的损伤,都表现出了比普通学生多得多的需要,个体差异也更为显著,第一缺陷与第二乃至第三缺陷之间联系紧密,他们的需要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显著特点。转变陈旧的教材观念,充分发掘教学资源,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开拓创新,为特殊需要儿童的全面发展而用尽全力。   (四)教师观   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教师要成为转型的知识分子,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活得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过程。教材与课题相关材料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是靠学生与教师思想的碰撞来传递的。我国有句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的科学性就在于以智慧启迪智慧,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播转变为智慧的启迪。笔者在此举古文教学为例来进行说明。我国古诗词中讲究意境,但何为意境,意境是表现在古文本身当中的,但如何能让学生发掘出这种意境呢,教师们想了很多办法,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古文赏析,古文确实需要赏析,但很多古文赏析课上成了教师展现个人才华的做秀课,课堂上只见教师一人口若悬河,感情跌宕,甚至呼天抢地,学生们跟着教师跌宕起伏,如坠雾里。这样的古文课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将意境讲得非常明白,但可惜的是意境本身是一个讲不明白的东西,讲明白的那不是意境,意境是要靠学生去体会的,这好比佛家所说的禅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应该做的,不是将古文中的意境讲给学生,而是应该将赏析古文的方法,古文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呈现给学生,将作者的经历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将这些东西进行有机的整合,然后自己去加工整理,自己去赏析体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文中的意境,教师在从旁引导,从而达到思想的碰撞,学生的思考与教师的引导实践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