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馆藏与特色图书馆建设.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色馆藏与特色图书馆建设.pdf

2005年2月 图书馆论坛 Feb,2005 Tribune V01.25No.1 第25卷第1期 “bmry 特色馆藏与特色图书馆建设 袁琳 (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传统图书馆存在许多弊端,特色图书馆则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在特色图书馆建设中,特色馆藏是其 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也是进行特色服务的基础和工具。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专业性、实用性、网络性等原则。 [关键词]特色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信息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167(2005)叭一0105—02 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图书馆学界,有关特色图书馆高水平的图书馆。相反,则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至于这些 建设问题的讨论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各类文章纷纷而出, 馆藏的借阅率、使用周转率则无人顾及。因此,造成图书馆 专论图书也相继问世,至今尚未平息。大家围绕图书馆的特 成为装潢门面的摆设,其作用远未发挥。另外各地图书馆多 色与特色图书馆的概念、特色图书馆的公共性与专业性划分 画地为牢,服务的对象大多为本地区、本单位人员,对于异 以及特色图书馆的内涵等学术问题各抒己见、争鸣辩论。通 地甚至包括本地读者往往设置层层障碍,从而形成封闭保守、 过讨论,意见最终趋向了统一。尤其是在什么是特色图书馆 不开放的小单位。三是服务形式单一落后。传统图书馆在服 这一原来歧见不一的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大家认为,特色图 务方面多是简单的借书还书,有少部分开展了跟踪服务。至 书馆应该是系统收藏某学科、某些学科[主题、领域]或某 于定题服务、上门服务、参与服务、参考咨询以及网络服务 一专题文献信息的公共图书馆。这一认识,对建设真正意义 等则很少去做或根本不做。图书馆服务只是一个被动的服务。 上的特色图书馆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以上传统图书馆所存在的弊端,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 如受经费不足的影响,新的增藏量锐减,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1 特色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式微,读者严重流失, 在计划经济时代,图书馆是一个稳当、封闭、没有忧患 许多馆得了“虚脱”病,甚至出现了“人吃书”这样严重的 意识的事业单位。从内部管理而言,它重藏轻用,服务手段 事实。并且这些后果又恶性循环,至使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落后,人的思想保守。经费完全依赖于上级拨给,给多少钱 设备、设施无法改善,服务水平不断下降,社会形象也越来 办多少事。整个图书馆系统长期以来似乎给外界留下了一个 越差。至此,图书馆已到了非改不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和 “慢半拍”的不良印象。 前途的关键时刻。 然而,图书馆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并非世外桃园。 2特色馆藏与特色图书馆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社会的各部门都在 日益受到影响并不断发生变化,昔日死气沉沉的图书馆界也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变革震荡的阵痛以后,有识 例外地受到冲击,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尽管人们全力予以应 之士也在努力地探索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新的出路,他们力 对和适应,面对现实努力解放思想,但由于积重难返,因此, 图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式和办馆模式,使传统的千人一面的图 改革步履举步维艰,各种措施相对滞后,也难以深入,从而使 书馆冲出旧有藩篱,走上一条与时代相适应、与读者要求相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