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测试与人身识别.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心理测试与人身识别.pdf

200 1 年 4 月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Apr . , 200 1 第2 期 总第56 期 Journal of Shandong Pubil c Securiyt Coll ege N o .2 Ser . N o . 56 犯罪心理测试 与人身识别 李 申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部,北京 100038) 摘要:利用人体各种外在的或者固有的特征对人身进行识别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侦查 活动尤为如此。人类历史实践中,人身识别的方法很多。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 日新月异的结 果,是现代心理学、医学、生物 电子学及其他学科综合应用发展的结果,依据犯罪行为人特有的犯罪心理痕迹 对作案人进行人身识别,从而认定作案人,是人身识别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拓展。 关键词:人身识别;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一5246 2001)02 一0083一03 人身识别就是依据人体的各种外在的或者固有的特 据的,即根据某人的姓名来查明其身份和有无劣迹等,然 征对人身进行的同一认定,它是犯罪侦查方法中一个重要 而,在有些案件中,犯罪者不报姓名,或告以虚假姓名,使 的组成部分,在刑事侦查 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从实践来 办案者无法查明其身份;特别是在一些无名尸体案件中, 看,人身识别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随着科技的 姓名更无法利用了。于是,办案者便开始注意利用人的体 发展,人身识别方法又有了新的拓展,并且更加科学。 貌特征了。我国众多历史文献中,如 秦《简 封·诊式》,就有 关于尸体的身长、肤色、发长和疤痕等体貌特征的描述。 一、人身识别方法的历史发展 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用人的记忆去记忆大量犯罪 研究人类历史发展,可以看出人身识别方法经历了一 嫌疑者的体貌特征,这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于是,人们 个从古老、野蛮到科学、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 便试图用科学的手段来弥补记忆能力的不足。1879 年,法 刺字和烙印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一种人身识别 国巴黎警察局的一个名叫阿方斯 ·贝蒂隆的年轻职员发明 的方法。早在五帝时代的苗族,就流行有一种古老的刑 了使之垂名青史的人体测量法。贝蒂隆根据当时医学、人 罚,叫做墨刑,即在罪犯身上的某些部位刺字并染墨,以为 类学和统计学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 惩罚的标记。墨刑不仅是一种肉体惩罚,而且是人类历史 根据人体骨骼的长度来对罪犯进行人身识别。他指出:成 上最早的累犯识别方法,因为它除了侮辱人格的作用外, 年人的骨骼长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如果在一个犯人身上 还有人身识别标记的功能。南北朝时,宋明帝于泰始五年 测量十一个骨骼长度的数据,那么要找到这些尺寸完全相 规定对盗窃罪犯要刺字于两颊,以使他人可以识别且不齿 同的两个人的可能性就是4 191304 : 1,而这一概率完全能 之。唐朝末期为了防止将士逃亡和识别军号,也对全体军 够保证对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