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情结: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docVIP

田园情结: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园情结: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doc

田园情结: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要:希腊化时期,由忒奥克里托斯始创的田园诗是浪漫抒情的牧歌,它反映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幻想和要求改革的潜意识。田园情结是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田园诗和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两者经常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风景画里表现出的田园氛围是抚慰心灵的甘泉,总体上体现了人们希冀归于自然的情绪,使人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关键词:希腊化;田园诗;田园情结;风景画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西方风景画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在人文主义的氛围中,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呈现出的整体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孕育自西方文化中的田园情结。在这一点上,可谓中西同一而归。人类的文化活动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类对自然感到神秘与惊恐到想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再到赞美歌颂自然、表现自然,并逐渐通过自然表现自我,这一线贯穿于中西方对于自然的描绘之中。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谈到:自然物本身显现出的是自然的自由生命,这就在也具有生命的主体心理产生一种契合感;其次,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心灵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人可以体会自然的生命以及自然对灵魂和心情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也可以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并把这种亲切情感用作绘画的题材。(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263页。)西方风景画从一开始就是在田园情境的自然中找寻精神家园的。      二、田园诗及其影响      正如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那样,旧时代中总能透出新时代的曦光。希腊化时期孕育出的田园诗就是将逐渐深入人心的一种文学体裁并在以后的社会中时时体现出它的作用。公元前276年左右,一个名叫忒奥克里托斯(注:忒奥克里托(Theocritus约公元前300年,西西里叙拉古[意大利]-公元前260年):希腊诗人,牧歌的创始人。他的诗歌被称为田园诗。――第17卷,第8页。)的年轻人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在此创作。作为典型的逃避现实文学的代表作家,他“讴歌了沐浴着阳光的烟雾蒙蒙的乡村幽谷的风韵,并把乡村民歌所表达的‘纯朴快乐’理想化。‘唱吧,唱起我那悠扬的田园牧歌,献给迷人的缪司女神/我是埃特那的斯里西斯,请听我甜美的歌声。’”(注:参见[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密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表现出对牧人的单纯生活心驰神往,忒奥克里托斯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文学体裁,他善于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在牧歌(注:牧歌eclogue:一种短篇田园诗,通常采取对话形式,题材大多为田园生活和牧人群。牧歌把牧人群生活描写为一种自由的享受,即免遭比较文明的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和腐化堕落的折磨。――第5卷,第505页。)创作方面达到了最高成就。在此以前,希腊文学从未将万物同源的秘密表达得如此恳切,而以人类对岩石、溪流、湖海、土壤、及天空的感谢与亲爱之情扣人心弦。”(注:参见威尔?杜兰著,幼狮翻译中心编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衰落》,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67年版,第222页。)他的田园诗所产生的持续而又美妙的感染力影响深远。彼翁(注:彼翁(Bion活动时期公元前100年):生于小亚细亚吕底亚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密尔,次要的古希腊田园诗人。)、摩斯科斯(注:摩斯科斯(Moschus活动时期约公元前150年):希腊田园诗人、语法学家。)是他的公认的模仿者,维吉尔(注: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19年):早期作品《牧歌》摹仿希腊田园诗,而又吟歌意大利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和纯洁的爱情,融入哲理意趣,一问世即被广为传诵,受到奥古斯都重视。)、弥尔顿都继承了他的传统并影响到整个西方的田园诗,画家与雕刻家也从中借用了许多素材。恩格斯高度评价忒奥克里托斯“曾经歌颂了他们同时代人――牧人奴隶的田园诗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幻想。”(注: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著,[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57页。)   贡布里希说过,文艺复兴最初是对文字的复兴,可以理解为对语文的复兴。当时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兴趣浓厚,非常崇拜理想的古希腊阿卡狄亚地区恬静的牧民生活。这一时期的田园诗把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最富影响的浪漫爱情传统的遗产融合进来,并在16世纪下半叶风靡于欧洲,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到英国。在法国,姗姗来迟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潮在15世纪末枫丹白露派的美术和七星诗社派诗人们的文学作品中开花结果。[5]国王的姐姐玛格丽特.纳瓦尔(昂古莱姆的)开创了对质朴、纯洁的自然魅力,即牧歌式田园风光的热爱。这种感情在七星诗社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