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年级下册古诗词
饮酒
译文: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交往的喧闹。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来。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主题: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和淳朴农村生活的热爱。
名句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和生活。
课文说明:本诗选自《陶渊明集》。《饮酒》诗共20首,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都是诗人酒后偶然的题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第五首,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它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十二年(417),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全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从哲理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 人生态度。陶渊明生活在隐逸之风盛行的时代,然而正如宋代学者朱熹所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四句诗正刻画出作者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他不像一般隐士标榜“出世”,而是“结卢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直言“心远地自偏”。正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第五句以下为第二层,写诗人从对自然界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诗人在东篱旁采摘盛开的菊花,无意中望见郁郁葱葱的庐山,这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面对着这一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旷神怡,若有所悟,其间的意趣,是不能语言来表达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诗人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陶诗富于理趣,这首诗就是一个代表。
陶渊明躬耕田园,具有反抗黑暗现实的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在诗中流露出一些明哲保身、知天乐命的思想,读者应批判地对待。
练习题:
(1)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答案】(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2)C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的情感。
(3)下列对《饮酒》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次北固山下》
译文:
客行的道路绕向青青山外,船儿划开悠悠绿水向前航行。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和风顺着航向,一面白帆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家信怎样寄给故乡的亲人呢?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主题: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名句欣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课文说明:在唐朝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律却使他留名青史。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这首诗的一二句写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三四句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五六句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承发包工程安全协议签订和管理规定.doc
- 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doc
- 6、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作进展、下1步等级保护工作部署.doc
- 6〔1).1_2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doc
- 6–金元惠理保障房3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说明书.doc
- 6万年牢〔研学案〕.doc
- 6、《一厘米》导学案(第1课时).doc
- 6上《草房子》提纲.docx
- 6世博中队班队解说.doc
- 6、多音字认读.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