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鼎白茶的诗情画意.doc
福鼎白茶的诗情画意
嫣然三月,很多茶客都有着自己的茗香茶思,采新尝鲜亦是这个时节难得的乐趣。随着福鼎白茶登顶世博会,这个温柔美丽的“仙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三抗三降”的保健作用也使得它备受都市找茶一族的喜爱。但是在讨论的时候发现,依旧有不少茶友对白茶有着“只闻其名难觅其踪”的遗憾,还有一些北方的朋友对老白茶的陈年醇香情有独钟……乘着新茶上市的尝新时节,《海峡茶道》特别启动了首期“三地品茗会”,与浙江、安徽的茶友一同分享我们收罗来的新老白茶的甘醇滋味。
01 画意桐城――临窗享白毫
时间:公历4月7日下午
茶友:老唐、凛冽、斋主、晓思、静芸等
用品:纯净水、汝窑盖碗、公道、粉彩品茗杯等
鉴品:白牡丹、白毫银针、老白茶
今夕的春天,雨水似乎多了一点,连日春雨叫人的心情稍显的有些沉闷。得了茶道的几泡白茶不敢独享,下午天晴,便邀了几位好友一起品尝这来自南国的佳茗。
对于福鼎白茶我们都不甚熟悉,作为茶会的发起人,除了赶快翻阅杂志恶补功课之外,还在论坛里询问了几位福建的茶友,才得知这茶竟然如此特别。除了那个美丽的传说,它与我们日常接触的绿茶、乌龙茶的区别挺大的。它是一种轻微发酵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不揉不炒的特异精细的方法加工而成。那该是个什么滋味呢?好奇心让我不禁有些期待下午的品茗。
在一阵现学现卖的介绍之后,开始了我们的白茶初体验。首轮品鉴的是白牡丹,细看其干茶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沸水高冲,淡淡地浮起一串浮沫,茶的匀净度可见一般,茶汤滋味清鲜纯正、醇厚清甜,汤色杏黄明净。
第二轮我们选择直接品鉴那16年陈的老白茶。干茶似乎有些细碎,色泽已经变得暗红带些熟褐色,陈化的茶味很浓,但略带了点枣香。茶汤红浓,滋味相较新茶变得醇厚,但是回甘很快,仿佛一道普洱一般,口腔里的滋味很有层次感。
最后我们品尝了白茶圣品――白毫银针。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绿裹,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虽然过后,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安排似乎有点欠妥,但是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新白毫的茶汤冲淡了口中老白茶的微酸陈味,唤起了茶品本身的清甜滋味,原本清淡的芽茶也变得淳厚起来,而且芽芽挺立于杯底,蔚为奇观。
首次触电,让我们对茶的世界有了更独特的了解,同是自然里的一叶精灵,却在人们的巧手妙思下演绎出如此不同的美丽。倚窗眺望,希望记下这绮丽的午后。
02 诗意湖州――老白茶醉瑞福祥
茶时:公历4月10日下午(农历三月初八未交申时)
清友:大茶、阿妙、好鱼、慕帆、本尸、小茶、小汝等
水品:妙喜山泉水、温山坞泉水
奇茗:白牡丹、白毫银针、老白茶
凤翅山阳礼茗贤
青弁东南,凤翅之阳。唐代皎然、陆羽、张志和、李季兰茶聚组雕幽栖于苕雪湖州历史名人园之葱郁中。
置无弦琴、燃有情香,撷迎春花两枝,具杼山诗文、鸿渐《茶经》于素席,以妙喜水瀹老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于一壶,供奉案头。
注茶入盏,依次取之,双手端举过眉,礼敬诸位先贤。合十,默许心愿,感恩天地、感恩茗缘、感恩一切……
《茶经》云:“其思、播、费、夷、鄂、袁、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轻沾三昧白茶水于昼上人、羽仙、玄真子唇问润之,聊补彼时无缘闽地白茶之遗憾。
瑞福祥里鉴白茶
仁皇山麓,瑞福祥里。吴门汪氏弟子慕帆操缦《关雎》奏启茶会序曲。
由唐入宋,贡茶南移,茶事大兴。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沈括《茶法》、唐庚《斗茶记》、赵佶《大观茶论》、熊蕃、熊克《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丁谓《北苑茶录》、刘异《北苑拾遗》、范达《龙焙美成茶录》、罗大经《建茶论》和佚名《北苑杂述》诸多茶著,俨然为福建之茶天下。
止语,清赏。首道白牡丹、二道白毫银针,新绿披银,娇倩如佳人。天目茶女小汝演绎,出汤,分茶,众友啜之,谓:汤色清亮澄澈,滋味纯且清隽。前者清鲜、清甜;后者清醇、清爽,连绵茶气尤足。
感悦,清鉴。三道老白茶,韵沉春秋十六载,若古木落叶纷纷。初沸温山水冲瀹,匀点,静品,茶汤微泛琥珀色,霞光蕴敛;入口即化,清和生津;暗沁齿颊,丝丝清凉。回甘之余,几许莲箬圣香宛存。
共鸣,清心。鸥鹭忘机,漫思当年,皎然、陆羽之梵影仙踪,惊鸿屡现于苍弁群山。昔日,缘吴兴清丽水妙悟茶道;今朝,因福鼎老白茶喜参茗理。琴有德,茶亦有德。琴茶合韵,利乐有情。琴瑞,茶福,人吉祥……
03 严谨福州――鉴茶室里的新老白茶
时间:公历1月7日上午
地点:福建茶叶检测中心
指导老师:陈金水
用品:自来水、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