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000KVA电炉除尘方案设计选编
XXXXXXXXXXX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EAF10T电弧炉除尘系统
招标编号:( 2008/11/11 )
设
计
方
案
XXXXXXXXXXX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08-11-11
目 录
一、概述
二、电弧炉烟尘污染状况分析
三、方案编制依据
四、设计规模及设计指标
五、系统工艺流程
六、主要设计参数
七、集烟方式
八、脉冲袋式除尘器
九、电器与控制
十、噪声控制
十一、土建
十二、给排水
十三、消防、安全及劳动保护
十四、人员定岗
十五、安装及调试
十六、工程分工界定
十七、技术服务
十八、设备工程质量保证
十九、技术资料详细清单
二十、除尘系统设备的表面涂装及防腐
二十一、投标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二十二、主要设备组成
二十三、附图
一、概述
电炉炼钢是钢铁冶金的主要冶炼设备,一般有电弧炉与感应炉两种。我国大多采用电弧炉炼钢,西方国家电炉钢的总产量约占原钢总产量的20-30%,我国电炉钢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0%。尽管西方钢铁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但由于我国汽车和房地产等产业的拉动,近十多年来新建了许多用电炉炼钢的小型钢铁厂。主要是电炉钢的原料以废钢为主,并能冶炼多种品种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而且,电炉是冶炼化学组成与机械性能要求严格的合金钢、特种钢的主要设备。
XXXXXXXXXXX钢铁有限公司新建10T电炉一台,建址有较好的交通、电力条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业主在上炼钢电弧炉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该电炉产生烟尘进行了治理。本方案系根据业主招议标文件的要求,并吸收国内相关电弧炉消烟除尘治理的成功经验进行改造设计,其目的是确保达到国家环保相关标准。真正做到既发展地方经济,又要保护地方环境。
二、电弧炉烟尘污染状况分析
电炉冶炼一般分熔化、氧化及还原三个冶炼期。熔化期主要是由于炉料(废钢)中的油脂类可燃物质的燃烧,以及金属在高温时的气化而产生的黑褐色的烟气;氧化期主要由于吹氧、加矿,使炉内熔融态金属激烈氧化脱碳,产生大量赤褐色烟气;还原期为除去钢液中的氧和硫,调整钢水的化学成份,而投入炭粉或硅铁等造渣材料,产生白色或黑色烟气。三个冶炼期中,以氧化期产生的烟气量最多,烟气温度最高,含尘浓度最大,烟尘粒最细。
污染物参数见下表:
1、烟尘颗粒分散度(重量 %)
颗粒直径
(um) 0.1~0.5 0.5~1.0 1~5 5~9 9~18 18 熔化期 -- 2 27 48 7 5 11 氧化期 48 8 9 6 8 -- --
2、化学组成
序 号 成 份 含 量(%) 1 水份 4.38 2 挥发物 6.96 3 Cao 13.2 4 Mgo 6.25 5 Fe2O3 52.80 6 FeO 1.15 7 AL2O3 5.87 8 SiO2 9.39
3、烟气成分组成
CO2 19% CO 11% O2 7% N2 61% 其他 2%
污染物特点:
1、电炉烟气阵发性强,烟气量波动大。电炉烟气在整个炼钢周期中,主要是电炉加料、熔化、氧化、还原以及出钢等过程产生大量烟气,各时期的烟气量差异极大,其中以氧化期的烟气最大。
2、电炉烟气散发点多,烟气收集难度大。电炉烟气主要从电极孔、炉门口、炉身圈、炉顶(加料时)以及出钢口(出钢时)产生。在收集该部分烟气时,为不影响电炉冶炼的生产操作,其排烟罩设置的难度极大。
3、烟气的综合利用潜力大。由于电炉烟气具有高温、浓尘以及含CO的特点,为烟气的余热利用、烟尘回用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据1986年统计,我国年产电炉钢1200万吨,每吨电炉钢排烟雾尘量12—14kg,则我国电炉炼钢每年排放的烟尘在15万吨以上。
电炉主要参数:
序号 内 容 单 位 参 数 1 公称容量 T 10 2 热装铁水量 % 3 最大出钢量 T 20 4 变压器容量 KVA 8000 5 吹氧强度 Nm3/t 0-25 6 冶炼时间 min 130 7 倾炉角度 度 15/45 8 电炉平台 M ? 9 屋面形式 石工 轻钢结构 10 LF精炼炉容量 T 20 11 LF变压器容量 KVA 4000 12 布置形式 对称
三、方案编制依据
(一)《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四)《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五)《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82)
(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七)《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
(八)《钢铁工业烟气净化技术政策规定》
(九)《建设项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