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宋代中国画发展的主要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宋代中国画发展的主要原因.doc

简析宋代中国画发展的主要原因   【摘要】中国画发展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宋代是中国画发展的辉煌时代,经济、政治、绘画体制、选士标准、文化思想都是当时中国画成长的重要土壤。   【关键词】宋代;中国画;发展      宋代中国画一直被史论家视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在内在的审美意趣上,是从雄迈开张的盛唐尚武之音转向‘郁郁乎文哉’的宋人审美理想;在题材上,是从鞍马人物转向山水花鸟;在表现语式上,是从工笔重彩转向水墨浅绛;而最显著、最重要的绘画现象则是文人画的崛起。”(1)这些肇始于宋代绘画的重要转折,影响了后世中国画发展的进程和路线。探讨绘画艺术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它成长的土壤。   一、宋代经济、政治与中国画发展   经历五代兵连祸结的纷争,宋朝开国后面临民生凋敝的困境。宋太祖赵匡胤废除中国古代长期“抑商”的做法,大兴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钱庄业,为商业繁荣提供便利条件。到公元1077年,工商业构成北宋财政收入的主体,工商税占税赋总收入的70%。到了南宋,仅公办的军器所工匠就达七八千人,一些私办工厂则雇人无数。工商业繁荣使宋朝不求苛税于民就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将社会带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这就诞生了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的中产阶级。他们衣食无忧,可以追求悠闲的生活和高雅的审美趣味。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如同戏曲、杂技、音乐那样走进普通市井生活。据说当时药铺、酒家等场所都悬挂李成等名家的作品,甚至有些市民在娶嫁时也以画作陪送。仕宦文人普遍把绘画、鉴赏收藏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用以展示文人的情怀。皇室宫廷也兴起绘画之风,皇帝或画画自娱,或将绘画作品视为“高士怡性之物”,赐给贤臣雅士联络君臣感情。   宋朝的政治比较民主。赵匡胤起家于诸侯割据,深深知道诸侯割据对国家的危害。即便在这样关系国家安危的根本问题面前,他也不像以往帝王那样靠杀戮有功之臣巩固江山,而是用“杯酒释兵权”的策略来处理。赵匡胤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历代宋皇帝都严格执行这一祖训。宋朝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也没有宦官、后妃、外戚专权干政乱国;没有文字狱,官员们不会因为说错话写错字而掉脑袋,还专门建立言官制度增加台谏和庭辩力度。开明宽厚的政治氛围使官员们敢于抨击朝政,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改革派、保守派、主战派、主和派等诸多的党派之争没有任何结党营私的迹象,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将国家推向民主富强。文人知识分子得到尊重,他们可以在社会中担任文化精英的角色,文人表达胸中逸气的画作成为艺术中高雅的品类。由于社会安定,白天商贸热闹,晚上不实行宵禁,酒肆茶楼不乏吟诗、颂词、品画的游人。城市里灯火通明,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这种氛围无疑有助于提升市民审美水平,为绘画艺术流行创造条件。   二、宋代绘画体制及选士标准与中国画发展   画院发端于五代南唐、西蜀,至宋代设立翰林图画院趋于完备。翰林图画院吸引了南唐、西蜀及后梁的许多画家前来归附,为适应画院的规模,增设了许多官秩名称,除翰林待诏、图画院待诏、图画院祗候外,还有翰林应奉、翰林画史、翰林入格供奉、图画院艺学、御画院艺学、图画院学生、画学谕、画学正等名目。宋代多数帝王如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光宗、宁宗等人都爱好绘画,重视画院建设。画院把绘画并入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之内,学生根据诗意作画,合格者才升入画院。宋画院考核标准:“笔简意全,不摹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韵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其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传模图绘,不失其真为下。”(2)院内人员由官府供给伙食俸禄,分科学习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画学之业” 不仅是绘画技巧,而且通过学习《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功课提高画家修养。严格选取能绘画之士,全面地教育培养,促成宋人在画境、画意上的造诣。画院画家受皇帝制约,使画家不敢懈怠,认真体验感受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物象,创作严格遵循法度、一丝不苟。   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在治国策略上从强调“武功”改为 “文治”。太学的考试制度比较完备细致,成为督促检查教学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宋代太学在庆历年间设立之时,就有公试与私试。南宋时期,太学在三舍法的基础上又创立了积分法,生员达到规定的积分标准,才得出学授官。相对科学规范的选拔制度为国家挑选了一批高素质的文人,不少文人亲身参加绘画实践,像诗词一样用以寄兴抒怀。从北宋中后期以后,收藏、品评绘画和延纳画家作画已在上层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风。文人在画幅上题字咏诗渐次增多,他们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入绘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同时,在绘画实践的基础上,绘画理论著述大量问世,文人画得到充分发展。   三、宋代文化思想与中国画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