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体备课教案(样式201609)精要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1 鲧禹治水(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课题与正文空一行)(下面的正文:3号仿宋。行距适中,建议单倍行距或者固定值25磅)
教材简析(3号黑体加粗,空两格)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民不聊生。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后,派火神杀死了鲧。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治服。(3号仿宋,段前空两格)
教学目标(3号黑体加粗,空两格)
知识与能力(3号楷体加粗,空两格)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号仿宋,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段前空两格)
过程与方法(3号楷体加粗,空两格)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3号仿宋,段前空两格)
2.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号楷体加粗,空两格)
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教学重点(3号黑体加粗,空两格)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3号黑体加粗,空两格)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3号黑体加粗,空两格)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查阅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一级标题,结尾不用标点,3号黑体加粗,段前空两格)
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号仿宋,段前空两格)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介绍《山海经》(二级标题,结尾不用标点,3号楷体加粗,段前空两格)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3号仿宋,段前空两格,下同)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山海经》的了解,如果学生说的不全,老师出示资料补充。)
2.检查预习(二级标题,格式如上)
(1)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比较字形:壤 嚷 攘,再练习组词。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4)交流反馈。注意要给足学生自读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3.理解词语(二级标题,格式如上)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破折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斥逐——排斥,驱逐。
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拯救——挽救,救济。
滚烫——滚热。
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
根据学生的要求理解词语,注意不要孤立得解释,要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课堂练习:用“汗流浃背、大发雷霆”分别写一句话。
4.指名读课文(二级标题,格式如上)
(1)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级标题,格式如上)
(1)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
(2)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一级标题,格式如上)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
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一级标题,格式如上)
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
2.作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