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教育思想和其启示
第11卷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V01.1 1。No.3
2008年6月
J0urnal
of SUZhoU Educatl
On
Instl tute
June.2008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宫为民
(合点三梦夏学校
安徽
230088)
【摘要】孔子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部分.主要有:以“仁”为本,和谐共处;铁肩担义.积极入世;有教无类,首创私
学;精选教材,首取《六经》;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以身作更J:,言传身教;循循善谤,诲人不倦;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相互切磋,教
学相长。教育思想影响并决定着教育原C与方法。我们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原更c及方法中可以引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启示
【中图分类号l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08)03—0003—02
孑L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奠定了中
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根基,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又
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学说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大成至圣文先王”的美誉。
孔子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部分。长期的教学实
践,使孔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总结出教育原
则。探索出一些教育方法。学习这些思想与方法,可以让我们
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以“仁”为本.和谐共处。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仁”是人们
立身行事的根本。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一个人首先要有仁德
之心.其次要做仁德之事。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仁”的准
则:通过正当途径获取金钱和地位,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善,
宽以待人,自觉地向贤能的人学习,对国君忠诚,对父母孝顺,
对朋友讲信用。如此,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成为一个仁德之
人。当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可以不懂“仁”,可以不知道什
么是“爱人”.但你总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gE?不把自己不想要
的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仁”,这就是“爱人”。孔子的“仁”,实质
上就是一个人自处或与他人相处的高度修养。也可以说是做
人的准则。
孔子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转型期.
伦理、道德、品格、价值都大福度地滑坡。这时孔子挺身而出,
倡导仁义礼智信,大讲温良恭俭让。这是孔子开出的拯救时弊
的良方。如今的社会也处在伦理、道德、品格、价值发生了巨大
改变的转型期,世风El下,人心不古.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诚
信殆尽,腐化盛行,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有识之士指出
要拯救时弊。还是要从老祖宗那里获得智慧。待人礼貌,尊老
爱幼,重视诚信,依章办事,克已奉公,廉洁自律,推已及人,将
心比心。担负着教育培养青少年任务的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
采[收稿日期121307-6-3
【作者简介J宫为民(1967.12一)。女,安徽含山人,中学一级教师。
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怀的培养。克服重器轻人,重物质技
术轻人文精神的弊病便显得十分及时和必要。
二、铁肩担义。积极入世。
孔子是积极人世的典范。《论语
义.积极入世的有关事情,反映了他济世救国的一贯志向。孔
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痛心疾首。他推崇微子、萁子和
比干为国献身的精神,称赞柳下惠多次被贬而不退缩的意志,
向往殷周时期人才济济的景象。虽然在齐国鲁国都没有受到
重用.虽然在周游途中曾受过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的喉讽
和规劝。但并没有因此动摇他匡正天下,改变社会的志向。他
认为,人各有志。虽然同是忧国忧民。但有的入可以丢下国家
社会不管,隐居乡野,寻求个人的自我完善,有的人则要勇敢
地挑起拯救国家和社会的重任。他选择了后者,虽然知道这条
道路格外艰难。
“文死谏,武死战”,“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
之”,儒家正视现实,积极人世,不逃避,不退缩的精神始祖便
是孔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贵”,知识分子代表并体现着社会
的良知,他们是国家兴盛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力量。青少年学生
应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富强联系起来.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
把报效祖国的理想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在人生的道
路上不可能处处一帆风顺.困难与挫折.失意与失败常常伴随
着我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要学会在逆风中行船,
在浪涛中搏击,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悲观,消沉,遁世,与我们
的身份不相称。彼岸的天国是虚无飘渺的,我们要实实在在经
营现实世界,不朽的孑L子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三、有教无类.首创私学。
西周时期.文化教育为奴隶主所垄断.奴隶与平民没有受
教育的机会,这势必会严重制约人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
为此,孔子首创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学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