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诊治-1要点
单元一 心身疾病的发现与历史 PSYCHOSOMATIC MEDICINE 一 历史上的心身相关描述 (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把喜、怒、忧、思、悲、恐、惊叫七情,七情致病叫七情内伤。(公元前100年) (二)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灵魂就不能治愈 躯体。”(公元前400年) (三)德国哲学家与精神病学家海因洛茨提出“心身”和“心身医学”术语(1918年) (四)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被压抑的情绪或心理冲突是导致人体功能失调而成为致病的动因。 ①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②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 ③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能量转换理论(30年代)——心理动力学途径 (五) 心理生理学理论 美国的沃尔夫(Wolff,HG)通过对动物的胃瘘观察了情绪因素对胃的运动、张力、粘膜血管舒缩和胃液分泌的影响。他发现,情绪愉快时,粘膜血管充盈,分泌增加,张力正常。在愤怒时,粘膜充血,张力运动大大增强;在忧郁、自责时,粘膜苍白,分泌减少,运动也受到抑制。 (六)行为途径 这条途径的基础是条件反射学说或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勒(Miller,NE.)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关于“内脏学习”的理论,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论是人类的某些生理机能性(例如血压升高或降低、腺体分泌能力的增强或减弱、肌肉的舒缩等)疾病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 二 心身疾病的概念 DSM-III: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状态(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physical conditions)。 ICD-10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 or心身紊乱(psychosomatic disturbance) 。 美国心身医学杂志自创刊之日起把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叫做“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这类疾病由以下条件来界定: 这类疾病由以下条件来界定: 1.患者具有环境刺激导致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在时间上与其躯体疾病的发生或加剧有联系。 2.患者躯体上可以检查出器质性的病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3.疾病的开始不是由躯体的病变引起的,但是,其症状往往以某种躯体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 日本石川中在所著《心身医学入门》一书中把心身疾病按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以界定。石川中(1978)认为: 所谓心身疾病首先从狭义来说,即:①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躯体疾病。 再从广义来说②虽是由于生物因素而引起的躯体疾病,但心理因素作为第二位的因素也起作用, 以及③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精神疾病,但是表现为躯体症状。 三 心身疾病的定义和范围 我们认为: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予发病的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那些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器官性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 (一)器质性疾病。 (二)功能紊乱性疾病。 一些常见心身疾病 1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2 胃、十二指肠溃疡。 3 支气管哮喘。 4 神经性皮炎。 5 某些恶性肿瘤。 6 慢性失眠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四 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一) 情绪的影响 1 “重要情感的丧失”与人体健康. (情绪的性质) 2 “慢性应激”与 消化性溃疡. (情绪的时间) 3 强烈的情绪变化会导致疾病或使疾病恶化。 (情绪的强度) (三) 心理应激与健康 1 适度紧张与过度紧张。 (1)适度紧张对健康有积极影响 —— 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是人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 保持有效的心理和工作效率。 (2)过度紧张对健康有消极影响 过度紧张的临床表现特征 —— 长时间的或高强度的各种负性情绪。 —— 出现躯体紊乱症状。 —— 心理效率降低并出现紊乱。 (二) 人格 1 不健康的人格特征使人更容易表现不良情绪(包括频率、强度、持续时间). 2 在应对社会环境中更容易产生挫折. 3 更容易具有不良生活习惯. 1 冠心病与A型行为特征 A 型行为特征: (1)时间紧迫感。 (2)经常对工作做出过度保证。 (3)竞争和敌意性强。 (4)容易不耐烦。 2 某些肿瘤与C型行为特征 C型行为 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不拒绝、缺乏主见、负性情绪控制力强、过于和谐、息事宁人。 (三) 环境因素 1 工作压力 2 生活事件 Holmes和Rahe (1966)根据对500多人的病史分析和实验实验室实验所获资料,编制了S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