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
浅谈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有较大的发展,同时我国的水电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四节一环保”对节地、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水电工程建设的开发、设计、施工及实际运行中,提倡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建设用地。
随着国家发展需要,水电工程开发的深入及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电工程建设对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地基是十分重要的,。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为使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改良的地基。。稳定地基要有力。
3. 地基处理的原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基处理的措施方法不断改进提高,但其原理基本相同。
地基处理原理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通过排水、预压、夯实、振密、挤密等方式,提高地基土层的密实度,使地基土的容重增大,减小土体的孔隙率, 从而提高土的弹性模量。
将地基中不符合要求的土体挖除,换填符合地基要求的建筑材料,形成垫层,从而达到满足工程地基要求的目的。
利用灌浆法,将向岩层注入胶凝固结材料,使岩体裂隙及断层得到胶凝材料的填充,固结硬化,提高了地基的整体性、抗渗性。
4. 常用地基处理措施方法
?根据地基岩土层的不同条件及工程对地基的要求,通过经验分析、计算对比,最终采取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等。
4.1换填垫层法: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和有暗沟暗塘的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将基础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强度较大的砂、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利用起吊设备将~吨的重锤提升至~25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是指用振动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投入内然后形成密实碎石桩并与桩土体一起形成复合地基(1( 。
4.4水泥土搅拌法: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是利用深层搅拌机械钻入地下设计深度,将水泥或水泥浆与地基土强制搅拌,硬化后形成加固体与地基合成为复合地基。此法基土不被挤向四周,对邻近现存建筑物影响不大,施工噪音小,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2(。
?4.5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注浆法利用钻机钻孔,把在土中形成一个固结体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变形,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在拟建构造物的地基上施加一定荷载,使地基土压密后用人工或机械成孔,并强力夯实,制成桩。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成桩夯实过程中挤密桩间土,使桩土程度提高,二是夯实成桩。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可变强度桩。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及配比,其强度等级在C15-C25之间变化,是介于刚性桩与柔性桩之间的一种桩型。
1
(1( 叶书鳞.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应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2016级秋季学期新生问卷调查表-默认报告.doc
- 常州标准化电子报建(景观).doc
- 平宁基点校2014年秋期业务学习材料.doc
- 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doc
- 幼儿园中班拼音复韵母书写练习.doc
- 店长日常安排.doc
- 建筑安装工程包工合同.doc
- 建筑工程测量学习领域课程标准.doc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109.doc
- 建工系专业简介.doc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慧农业的跨行业应用与通用化能力深度分析.docx
- 2025年二手交易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新模式报告.docx
- 聚焦传媒行业2025:人才流动与职业发展趋势深度解析报告.docx
- 2025年咖啡连锁品牌在健康消费场景下的产品创新策略报告.docx
- 基于大数据的2025年传媒行业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化部署架构优化模式与2025年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在新能源电池制造质检中的技术升级与应用报告.docx
- 医疗大数据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中医疗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应用报告.docx
- 教育科技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角色与作用:2025年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传媒内容产业在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变现模式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