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与变形——从“误译”现象看传统翻译批评模式的理论缺陷.pdfVIP

妥协与变形——从“误译”现象看传统翻译批评模式的理论缺陷.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妥协与变形——从“误译”现象看传统翻译批评模式的理论缺陷.pdf

2005年5月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May,2005 第21卷 第3期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V0】.21 No.3 妥 协 与 变 形 从“误译现象看传统翻译批评模式的理论缺陷 胡安江 (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 提 要: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介入和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得不作出某种妥协与变形。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因而遭到边缘化,译者的主体性突显。大量译作对原作的情节、叙事结构等方面均有严重的增删和改译。传统的 翻译批评模式对这种现象缺乏科学合理的阐释,从而将自身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语境的大 背景下来考察译者角色及其对翻译批评模式建构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妥协与变形;社会文化语境;译者主体性;翻译批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3—0121—05 Compromise and Metamorphosis: The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Criticism HUAn-jiang Abstract:A translator has to make 8ome compromise owing to the impact of social-cultural contexts.~fhi]e the author’s intention is marginalized,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becomes prominent,which accounts for the mistranslation of a great many texts in terms of the pJots and hartat/on structure.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criticisms is unlikely to explain it rationally and scientifically.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make a study ofthe translator’8 role against the social-cultural con- text a8 well a8 its efici~tion toward translation criticism. Key words:metamorphosis;social-cultural contexts;the subjectivity oftrans/ators;translation criticism 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钱先 一 、翻译者·反逆者 生认为“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 宋代的佛经翻译史家赞宁在《宋高僧传 第一 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 卷《译经篇》中写道:“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 谓“虚涵数意”(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 也。譬诸枳橘焉,由易土而殖,橘化为枳。枳橘之 用、难以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 呼虽殊,而辛芳干叶无异。”【l“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 透示出来了。钱先生同时指出:“译者一路上颠顿 中培育的果实其实是不可能一样的。翻译也是如 风尘,遭遇风险,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 此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