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超大型项目结构施工监控技术要点
* 8.4工程案例3——广州亚运馆项目施工监控技术 8.4.5监测时机选取及监测阶段 1.监测时机 设计所提供的每个施工阶段的相应标高和其他变形值,一般都是基于某种标准气温下的设计值,而大型复杂空间结构往往跨季节、跨昼夜施工。温度变化,特别是日照温差的变化对于结构变形的影响是复杂的,将温差变化所引起的结构变形从实测变形值中分离出来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应尽量选择温度变化小的时机进行测量,力求将温度、日照对施工控制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对一些大型复杂空间结构温度影响的测试表明,在气候条件最不利的夏季,清晨日出之前的气温较均匀,且最接近季节平均气温,是测量的较好时机。 * 8.4工程案例3——广州亚运馆项目施工监控技术 2.监测阶段 位移监测与应力应变测试同步,主要有: (1) 测试构件吊装就位及安装完毕。 (2) 结构主体安装就位完成,整体卸载前。 (3) 结构整体卸载完毕后。 (4) 屋面、幕墙安装后。 * 8.4工程案例3——广州亚运馆项目施工监控技术 3.监测方法及仪器 该项目属于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在外荷载、温度效应作用下结构变形比较敏感,因此,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07)等规定,变形监测的等级取为二等。 现场的施工放线控制点来具体确定。根据变形监测的等级要求,位移测试仪器主要采用全站仪及配套反射片或反射棱镜,测量基准点的选取将结合施工 全站仪是目前在大型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主要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它可以单机、远程、高精度快速放样或观测,并可结合现场情况灵活地避开可能发生的多种干扰。本次测试全站仪选用瑞士徕卡全站仪TCA2003,见图8-49。当测点距离较远时,目标测点采用配套反射棱镜,距离较近时可直接采用图8-50的光学反射片(亦称反光板)。 * * 8.4工程案例3——广州亚运馆项目施工监控技术 8.4.6实施效果 通过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对钢结构安装和卸载全过程的应力(含温度)、位移监测,在整个应力监测过程中,大部分测点的应力水平都较低,只有少数几个测点的应力在监测期内超过了100 MPa(如测点Z8、Z27、Z33、J4、J6、J8、J12、G6和H12),得出结构应力变化平缓,结构的实际状况与理论状态接近。 在整个监测期内,所有钢结构(柱顶、桁架或钢梁)的水平位移均较小,最大值为29.9 mm;整个结构的最大竖向挠度发生在内拱桁架的跨中位置,监测期内内拱桁架的最大挠度约为160 mm,小于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主梁或桁架允许位移为L/400的限值(约248 mm),水平位移小于设计规范规定,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 * 8.3工程案例2——广州塔项目振动控制监测技术 2.数据采集站布置 数据采集站与传感器之间的拓扑关系见图8-32。 3.数据采集与传输硬件型号 (1) 控制器 数据采集站的控制器采用cRIO-9014智能实时嵌入式控制器,外观见图8-33。 (2) I/O模块 数据采集站的I/O模块常用NI9239模拟输入模块,外观见图8-34。 (3) 机箱 数据采集站的机箱采用4槽的cRIO9101机箱,外观见图8-35。 (4) 交换机 采用深圳TP-LINK的TL-SF1016以太网交换机,外观见图8-36。 (5) 光纤收发器 采用深圳TP-LINK的TR-965DA/965DB光纤收发器,外观见图8-37。 * * * 8.3工程案例2——广州塔项目振动控制监测技术 4.数据采集站安装及保护 (1) 安装步骤 1) 在机箱中安装控制器 ① 确定控制器和机箱没有上电。 ② 将控制器和机箱对齐。 ③ 将控制器插入机箱的控制器槽。用力按下确保机箱和控制器接口紧密结合。 ④ 使用2号飞利浦螺丝刀将控制器前面的螺丝拧紧,螺丝刀旋转扭矩为13N·m。 2) 将机箱固定至面板 ①将机箱与面板对齐。 ② 使用两个M4或10号平头螺丝,将机箱拧紧固定在面板上。 * 8.3工程案例2——广州塔项目振动控制监测技术 3) 在机箱中安装I/O模块 ① 确定I/O端电源没有同I/O模块相连。在非危险环境中,安装I/O模块时可以不关闭机箱电源。 ② 将I/O模块与机箱中的I/O模块槽对齐。模块槽从左到右依次编号。 ③ 压住插销,将I/O模块插入模块槽内。 ④ 用力压住I/O模块的连接端,使插销完全锁住I/O模块。 ⑤ 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其他I/O模块。 4) 将控制器连接至网络 5) 将控带器连接至电源 6) 将I/O模块连接至现场设备 7) 将机箱接地 必须将机箱背面的平头螺丝接地。连接机箱背面的平头螺丝时,必须使用屏蔽式电缆。 * 8.3工程案例2——广州塔项目振动控制监测技术 (2) 保护措施 NI Co mpactRIO控制与采集系统体积小,重量轻。须在室内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