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陶瓷在高温磨损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pdfVIP

氧化铝陶瓷在高温磨损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氧化铝陶瓷在高温磨损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pdf

第 17卷 第 3期 摩 擦 学 学 报 Vo】l7. NO 3 1997年9月 TRIB0LOGY Sep,I997 研究论文(193~198) 门I/](1j)[ 7 氧化铝陶瓷在高温磨损过程中的 塑性变 堕墨主 . \ ’ 献剿 辜±里望兰 所 雌∞』 / 摘要 A1 O 陶瓷在800.c以上高温下的磨损明显减小,在摩擦表面形成了由极细晶粒构成的 表面层.为了探讨这种表面层的形成机理.研究了A】 oa/Al:O 摩擦副在800 1 200℃下于干 摩擦时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且用表面层厚度和晶粒大小来表征.表面层厚度和再结晶粒子尺 寸均取决于试验温度、表观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根据对应变速率和摩擦表面温度的测算.发现 再结晶粒子尺寸与Zener-Ho1]omon常数z的对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A1 O。陶瓷在高温 磨损中的再结晶属动态再结晶 由塑性变形引发的动态再结晶是导致表面层形成的主要机理. 关键词A】: 陶瓷亳温磨损塑性变形再结晶干摩擦 氧 专琶 磐 分类号 TQ174.758.1 ~ … 1 \ L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等优异性能,特别适合在苛刻的高温环境下作为 耐磨材料应用.AI 0 陶瓷是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耐磨材料之一,有关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摩 擦磨损特性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文献[4,5]都报道了AI 0 陶瓷在高温下的 磨损减小,并且指出在摩擦表面形成了由极细晶粒构成的表面膜层,认为这层膜对摩擦磨损 特性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这种表面层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本文作者考察了表面层厚度 及再结晶颗粒太小与试验温度、滑动速度和表观接触压力的关系,同时讨论了再结晶机理. 1 试验部分 试样材料是一种商品化的烧结AI。0 陶瓷(日本化学陶业SSA—s),其中所含Al 0 的 质量分数为99.6 ,体积密度为3.89 gtcm ,晶粒的平均尺寸约为5.um.试样的几何尺寸如 图1所示,摩擦面为圆环状.磨损试验在空气中于干摩擦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机的主要结 构如图2所示.试样分别安装在由高频感应线圈加热的不锈钢支承体上、试验温度由焊接在 支承体上的热电偶控制,滑动速度的控制通过调节环状试样的转动速度来实现,表观接触压 *中国国家教委留学回国基盒和日本STA FelLowship资助项目/1995—11—20收到初稿/车文通讯联系人肖攫宁. 肖汲宁 男.1961年6月生.湖南省宁乡县人.1901年在湖南大学获博士学位,曾留学日车,目前主要从事工程冉瓷材料 的设计和摩捷学研究,发表论文50泉篇.现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千田哲也 男.1952年 11月生,日本国大阪府人.1978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获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冉瓷摩擦学及材料 腐蚀的研究,发表论文50亲篇.现为日本船舶技术研究所材料加工部性能评价研究室室长.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l7卷 力由压缩空气经伺服气缸控制.为了确定表面层结构与摩擦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已有 的研究工作经验,选定的摩擦试验条件为:温度8o0~l 200℃,线速度0.002~0.2 m/s,负 荷53~320 N(相应的接触压力处于0.4~1‘2 MPa的范围),摩擦行程i00 m. 对磨损后的试片沿垂直于摩擦面方向按四等 分切割至接近摩擦面(留0。5~l‘0 ram),然后使 之沿切痕断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 .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