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doc
评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
摘 要 乾嘉时期,由于文化 总结 意识的增强,对马班异同的 研究 呈现出新的景象。乾嘉学者从史文繁简、编纂体例、叙事风格、学术思想等几个方面研究马班异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他们超越马班异同研究上抑此扬彼的局限,主张马、班并举,《史》、《汉》同列。他们在比较马班异同时,能够考虑到成书背景、著史旨趣及著史目的等各方面的因素,认识更加深刻,并且其得出的结论也较客观、公允。
关键词 乾嘉;马班异同;史文繁简;编纂体例;叙事风格;学术思想;史学批评
《史记》、《汉书》是 中国 史学上的两部开山之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二者的特殊地位,比较马班优劣,探讨《史》、《汉》高下,研究相关史学 问题 , 自然 也就成了史学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争论两千年而不衰。 到了乾嘉时期,随着文化总结意识的增强,更有大批学者在研究《史记》、《汉书》时涉及到此问题,如钱大昕、王鸣盛、赵翼、梁玉绳、章学诚、沈德潜、邱逢年、浦起龙、朱仕琇、熊士鹏、杨于果、牛运震、陆继辂、王筠、周中孚等。他们或断简零札,或鸿编巨制,从不同角度对马班异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果甚丰,见解深刻。剖析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史记》、《汉书》研究的 历史 成果,还能使我们看到乾嘉学者自身的治史原则和 方法 。
一、史文繁简
《史记》记事起于黄帝,讫于汉武帝太初年间;《汉书》所记为西汉一代之史事。二书在 内容 上有一百余年的重合部分。就具体篇章而论,《汉书》一百篇中有五十五篇与《史记》所记内容相同,计有帝纪五篇,表六篇,志四篇,传四十篇。故历代研究马班异同的学者,很容易从二书相同的部分着手,研究其史文繁简、记事详略、取材异同,进而评价二书的优劣。如宋人倪思、刘辰翁的《班马异同评》、明人许相卿的《史汉方驾》等。乾嘉学者在研究马班异同时,研究角度已趋向多样化,但仍对两书重合部分的记事繁简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并通过比较探讨了马班史书取材的标准以及他们的史识。
总体而言,乾嘉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的比较研究时,已不像晋张辅等学者那样简单地以史文繁简论史书优劣,而是能够从马班著史意旨的角度讨论二书的繁简问题,比较公允、客观。如王鸣盛曾在《十七史商榷》中反驳张辅的“繁省说”,并且进一步指出“马意主行文,不主载事,故简;班主纪事详瞻,何必以此为劣”,[1](卷七 )意思是说,马、班作史的着重点、旨趣不同,由此而产生记事繁简区别,对此应分别看待。陈元棫也说:“史公之书,自黄帝讫麟趾,备载历代,而卷帙不及《汉书》,似乎简矣,然简人所不能简,亦详人所不能详”,[2](卷一八)无论是简是详,都是紧紧围绕着著史宗旨而作出的取舍。司马迁《史记》为会通之作,上下纵横几千年,旨在探讨历史演变的过程,故不得不提纲挈领地记载史事;而班固《汉书》为一代之史,述西汉之始末,主在总结西汉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故需详载二百年之历史。所谓“必综会其世其帝其国其人其事之始终曲折,审其孰重孰轻,炯若观火,然后即其重者以立主意,复执此以制一切详略虚实之宜”。[3]
就《史》、《汉》两书的具体篇章来说,乾嘉学者认为二者互有得失。大致说,《汉书》与《史记》相比,增加了一些诏令、奏议等,对此乾嘉学者肯定其记载详赡的一面,如赵翼《廿二史札记》“《汉书》多载有用之文”、“《汉书》增事迹”等条,就指出《史记》失收许多“经术之文”、“干济之策”,认为是一种缺憾。而《汉书》“于文字之有关于学问,有系于政务者必一一载之”,明显赞同《汉书》记事的详赡,认为《汉书》所增补之文,“皆系经世有用之文”,[4](P20 — 21)能让读者了解到更多的史事,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如沈德潜所论“高帝以下诸本纪,《史记》不录诏语,即间及一二语,而不录全文,《汉书》乃备载之,以志一代敦本懋实之治”,[5](卷三 )同样也肯定《汉书》多载诏令奏议。但乾嘉学者在肯定《汉书》增加诏令、奏议以充分表达史实的同时,又指出《汉书》与《史记》相比也有繁而无当之弊。如邱逢年说:“马之《律书》简而要,班之《律志》详而不得其要。”[3]赵翼也认为《汉书》所增列传有“本非必应立传之人”,并 “开后世史家一事一传之例,宜乎后世之史日益繁也”。更进一步说,“《史记#8226; 淮阴侯传》全载蒯通语,…… 不更立蒯通传,正以明淮阴之心,兼省却无限笔墨。班掾则转因此语而特为通立传,反略其语于《韩信传》中,是舍所重,而重所轻”。[6](卷五)同时,他们还通过比较《史》、《汉》记事之不同,指出“班马各成其是”,如沈德潜指出:“《史记》董仲舒与申公、辕固生、伏生诸人,入《儒林传》,故只记其治《春秋》,传公羊氏学,见有功于经。而《汉书》详载其《天人三策》,及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语,见其能推明孔氏之传,此班马之各成其是也。”[5](卷三)显而易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doc
- 论高职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 论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doc
- 论高职模具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doc
- 论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doc
- 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oc
- 论高职课程资源的整合.doc
- 论高职院校“三权”关系.doc
- 论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doc
- 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doc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与留存策略: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模式创新报告.docx
- 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智能交通规划与设计创新应用创新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合成生物学在生物修复水体污染中的应用案例研究.docx
-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记忆技巧:力学学习教案》.doc
- 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及预防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合成生物学在生物修复工业废水污染中的应用前景分析.docx
- 2025年合成生物学在生物修复污染水源的技术进展与应用案例.docx
- 管理会计-第11章课件-成本控制-演示文稿.pdf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在能源行业的深度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案例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