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我国课程和教学论研究回顾.ppt

九五期间我国课程和教学论研究回顾.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五期间我国课程和教学论研究回顾

九五”期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回顾 “九五”期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领域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较大的成就;展望未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将在重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同时,整合教育信息技术与人文性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关注时课程与教学论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学科的新咸就的研究、提升学科教育的研究水平、走向多学科领域、多层次研究者的国内、国际合作。  “九五”期间 是我国面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五年,也是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研究比较活跃的五年,更是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成果丰硕的五年。   (一)研究成就 “九五”期间,是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黄金季节,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给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全国性的课程学术组织“课程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一些学术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活跃氛围。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两个,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二是更新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直面社会与生活,大胆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使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的繁荣趋势。   1.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   在国家重大教育改革与课程教学改革举措的推动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下,“九五”期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领域研究成就卓著,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国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出版的有影响的丛书五套、著作共百余部,以国内有影响的教育类期刊《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外国教育资料》三本杂志为统计依据,“九五”期间,发表的学术性较强、影响较大的论文共计300余篇,而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的有影响的论文更是不计其数。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研究成就突出,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们分别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与课程与教学论众多新的分支领域进行理论探讨,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学科群。 如在课程研究领域中除了对课程理论体系中的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进行研究外,还关注国外课程发展与改革的最新动态以及课程流派的研究、关注课程研究领域中不同的课程形态的研究,如对活动课程的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综合课程的研究、潜在课程的研究以及研究性课程的研究等等, 不仅如此,还有对课程研究的分支领域的深层探讨,拓展了课程论研究的范围,如吴永军的《课程社会学》、郝德永的《课程研制方法论》、石筠弢的《学前教育课程论》)等等; 在教学研究领域,除了对国内外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之外,关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实验的研究,又与各学科教学法进行综合,便有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英语教学论等多学科教学论, 甚至连一些以前无人问津的学科也有人研究,如吴也显的《小学游戏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值得一提的是,“九五”期间,在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涌现出一些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模式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等。  2.课程与教学论的比较研究  “九五”期间,在课程与教学论的比较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众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专家们引进和介绍了当代国外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和流派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这不仅开阔了我国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视野,而且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九五”期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比较研究成果分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是一支主要研究力量。本所在所长钟启泉教授的领导下,围绕其质量方针“探索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服务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参与教育实践,共享智识”,高效运作,在国内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学术研究中“一枝独秀”,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开展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传统和优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不仅将国际上知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请进来”(如,美国知名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专家多尔、加拿大的史密斯、当代教学设计领域的国际级专家,荷兰土温带大学教育科技学院教授Sanne Dijkstra等)“传经布道”,了解国际上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而且使本所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走出去”,更为详尽地关注国际上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发展,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种双向并进的发展模式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初步形成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网络,进而通过这一网络走向国际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国际学术界开展一定程度的对话与交流。特别2000年10月9~15日,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