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人才策略.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人才策略.doc

  试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人才策略 提要:本文主要从人才的选拔、教育及培养等方面论述了叶卡特琳娜二世独特的人才策略,指出正是由于叶氏不仅善于选拔人才,而且还注重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才使她网罗了大批有用之才,从而使她的治国方针奠定在丰富的人才资源之上。   关键词:叶卡特琳娜二世;人才;选拔;教育   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是俄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沙皇。国内学者对其“开明专制”研究颇多,而对其人才教育的举措却极少涉及。笔者认为叶氏除了其在政治上的卓越才干外,在人才教育策略上也有独具匠心之处。正因为如此,她才得以网罗一大批天下贤才,把一个在其即位前混乱衰败的俄国治理成了一个国力强盛的国家。本文试图对其人才教育策略作一个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叶卡特琳娜二世不因政见的不同、出身的低微而对人才有所轻重。只要是有用之才,她都会加以重用。叶氏刚即位时,为了笼络人才以尽快巩固她脚下的这片土地,她没有急于在人事上大换班,搞“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短视行为[1]。当时人们注意到,虽然女皇换了 ,但伊丽莎白女皇(1741—1761)在位时所提拔的有才干的廷臣要员和政治家基本上保留下来了。即使是那些对她有成见甚至反对过她的人,她也未弃而不用。她的这个明智之举稳定了许多老臣们的情绪,免去了他们担心下野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从而保持了政局的稳定。米·沃伦佐夫是一个过去曾激烈反对叶氏的廷臣,直到她政变成功,他甚至还来为彼得三世(叶氏的丈夫,在位不久即被叶氏发动政变所杀害)谈判。他归顺女皇之时,人们都估计女皇会治罪于他,但出人意料的是,她不仅接受了他的归顺,而且还继续让他担任重要的参政院大臣[1]。彼得宠姬的哥哥谢苗·沃布佐夫品德高尚,功绩卓著,富有军事指挥才能,他曾率兵反对帮助叶氏兵变的军队,在事败被捕后,叶氏并未把他处死或流放,而是任命他为驻英国大使[2]。在叶卡特琳娜二世政府具体领导外交院的尼·伊·潘宁,过去曾与叶氏政见不同,甚至还公开批评过她。但女皇上任后,还继续让他主管外交院的工作。她在一个札记中写道:“他是我宫廷中最老练、最机敏、最热诚的人物。”[3]虽然在政见上并不一致,但他们还是并肩作战将近二十年,直到1780年俄国外交方针的改变,潘宁才被更换。   叶卡特琳娜二世对出身寒微而非名门望族的人才也非常器重。1764年10月,她在自己起草的一份关于扩建科学院的文告中写道:“任何人,即使目前仍是农奴,只要受过合乎要求的教育,均可以成为它的成员,所有科学院,不仅院士,也包括助手,他们的孩子乃至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永远成为自由的人。任何人都无权使他们,或者使他们的子孙后代再次沦为农奴。”同时,她还诏示天下,只要是农奴被任命为科学院成员后,便当然摆脱农奴地位,成为国家保护和支持的自由人。[1]   叶卡特琳娜二世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非常赏识,而那些不学无术的平庸之辈则很难得到她的提拔和器重,且不管这些人过去对她有多大的功劳。有一位青年农学家和经济学家让·雅西沃斯就很让她器重。她发现这位年轻人很有才气和头脑,就打破年龄和资格的限制,破格任命他为诺夫哥罗德州的州长。叶氏以后的各项改革所以能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这位年轻的州长所提出的许多颇为中肯的建议[1]。选拔年仅34岁的亚历山大·维亚岑斯基亲王也是一样。当时人们对他有许多非议,说他傲慢无礼。但女皇在接触中看中了他的才华,于是力排众议,任命他为总监察长,这可是帝国最高的行政职务。维亚岑斯基亲王还是杜马会议的主持者。不仅如此,女皇还让他掌管财政、内政和司法大权。他可以代表女皇出席会议,向外界发布新闻,权力很大[1]。戏剧家法威则在戏剧上颇有成就,富有文采。叶氏在1769年看了 他创作的戏剧后,对他很器重,随后任命他为外交协会的秘书[4]。相反,叶氏对于那些才能平平者,则不会委以任何重任。曾帮助她发动政变的格列哥利·奥尔洛夫虽是她的情夫,但因为他的能力并不出众,所以一直没有让他担任什么高官要职,只是赏赐一些金钱、农奴和土地。只有那些能力卓绝者,才能在她的帝国被委以高官显位。叶氏宠臣波将金屡立战功,并且是新俄罗斯的创立者,所以他深得叶氏的赏识,并得以加官晋爵[5]。在世界军事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鲁勉采夫和苏沃洛夫(1730—1800年)两将军以及在经济学上造诣极深的沃姆斯公爵,都是在叶氏王朝脱颖而出的[6]。叶氏的慧眼识才于此可见一斑。   为了弥补国内人才的不足,以适应俄国建设的需要,叶卡特琳娜二世还从国外大量招聘人才。招聘国外人才的途径,一方面是通过与她保持联系的朋友,其中主要是启蒙思想家;另一方面是派人到国外直接去招聘。叶氏曾委托狄德罗代她招聘人才,一时间狄氏的寓所似乎成了人才中介地,大批文人墨客云集于此,甚至还有大量的学者、医生、教师和工匠来求助于他,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