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媒介文化和“赛博文化”的关系.doc
试论媒介文化和“赛博文化”的关系
在当代 社会 ,由于20世纪大众传媒业的迅速普及和 发展 ,大约从20世纪中期起,传媒业就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同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这种文化现实使传播学界提出了“媒介文化”的概念。因特网诞生后,伴随着其在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和 影响 力的显现,这一新兴的、复合型的传媒,也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当今社会文化之中,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对“赛博文化”/“ 网络 文化”的关注。从媒介文化到“赛博文化”,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清楚地展示了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主导性载体的特征,同当代社会文化特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契合。“赛博文化”/网络网文化诞生后,其同传统的媒介文化的关系中既有对后者特征、表述手法等的传承,又有对后者的突破。 I.“赛博文化”的兴起及其同原有媒介文化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生活展开的崭新场所。“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因而开始出现。有关资料表明,“赛博文化”的概念同“赛博空间”的概念分不开,并且是在“赛博空间”的概念出现后出现的。最早使用“赛博空间”(cyberspace)一词的,是加拿大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 Gibson)。1984年他在科幻小说Neuromancer中首次使用了“赛博空间”一词,塑造了一个将电脑直接联入大脑的主人公,描绘了一种电脑联网把人、机器和信息源都联接起来的景象,昭示了一种社会生活和交往的崭新空间。此后,以cyber为前缀的词汇迅速流行。与此同时,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图景不再仅出现在科幻想象中,而是也开始出现在现实中。20世纪90年中、后期,伴随着因特网在全世界的扩张,一些网上的文化娱乐形式纷纷出现,吸引了爱好新潮的上网者。这一现象,引起了传播学 研究 界和 教育 界对“赛博文化”/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关注。 到今天,“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对于经常上网的网民来说,已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对他们来说,网站上的娱乐频道/板块、随意轻松的网络文学、色彩缤纷且闪动不停的Flash动漫、生动诱人的网上 电子 游戏、别具一格的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互动式的视频点播等,已非陌生的事物。电脑网络显然已成为全新的文化载体。对于条件具备而已上网的网民来说,网络正在渗透进其文化经历,融入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在网上冲浪享受多样化的文化作品、游戏娱乐,而且可以通过上网同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进行可视电话交谈、发送贺卡完成节日礼仪,通过鼠标一点完成商务通信,通过访问政府网站了解政务信息、享受电子政府提供的便利,通过到BBS上贴帖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虽然,由于 目前 在世界上许多因特网普及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网络尚未真正渗透到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因此,这些网络上的文化形式(传媒网站和参与网络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是提供这些形式的文化 内容 的重要生力军)还没有能像传统的媒介文化形式那样广泛融入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但是,它们在网民一族,尤其是在天然地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偏好的青少年网民中的流行,毕竟标志着因特网和网络新闻业介入社会文化的态势,已经出现。在那些因特网的普及率已超过25%和普及率甚至已接近或超过50%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因特网和网络新闻业介入社会文化更是已成现实。 试以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为例。根据以研究因特网著称的美国Pe. 其次,多层次、多层面的聚合和复合,是“赛博文化”的又一不同于既往的文化形式的特征。在因特网上,呈现文化 内容 的符号形式是复合的、聚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而且人类不同层次的精神交往活动都可在因特网上聚合,人们并可仰仗因特网这一复合型传媒进一步从事以各种交往实践活动为核心的行为(如 网络 游戏、网上投票选举等)。在电视大 发展 的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地球村”的概念,认为伴随着 电子 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发展及其 应用 的日益广泛,人们通过电子传媒“重新体验部落化 社会 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日趋方便迅捷,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地球仿佛紧缩成了“地球村”。在因特网迅速崛起的今天,当我们将因特网同电视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最能验证“地球村”概念的,是因特网而不是电视。电视虽然能够图声并茂、生动逼真地将世界各地的动态等呈现给广大公众,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却无法用于“地球村”的“村民”们相互之间的人际传播。而因特网则兼收并蓄了人际通讯手段如电话、电传、书信等等和大众传媒的某些成份,可以同时做到上述两点。网民们,就其日常的精神交往活动(不论是何种层次的)都能在世界范围展开这一点来说,是最典型的“地球村”村民。 交互主体性的地位在各个层面的凸显,是“赛博文化”的又一显著特征。因特网技术的交互性/互动性为网上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综合评价.doc
- 试论土壤铬(VI)污染硫酸盐还原菌修复试验.doc
- 试论在解剖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突出重点而又形象生动.doc
- 试论在课外阅读中对学生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doc
- 试论地方党报的有效信息传播试论地方党报的有效信息传播.doc
- 试论城中村现象形成及改造策略.doc
- 试论城市公共艺术之中的环境陶艺.doc
- 试论城市化与城市规划.doc
- 试论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doc
- 试论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doc
- “才聚荆楚,智汇天门”天门市2025年人才引进7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青岛市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鄂尔多斯市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度引进紧缺专业人才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docx
- 2025年贵州长顺县引进17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上海市荣誉军人疗养院工作人员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24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重庆理工大学招聘1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贵州毕节市赫章县事业单位招聘123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2025年招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