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修改) 郭家山中央变电所作业规程汇.docVIP

(已修改) 郭家山中央变电所作业规程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已修改) 郭家山中央变电所作业规程汇

第一部分 地质概况 一、地面位置 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位于郭家山村,地面标高886-951米,地表沟谷纵横,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多为耕地。 二、巷道穿越煤(岩)层情况 本巷道为穿层巷道,掘进时主要穿越厚度为7.35m的浅灰色中粒砂岩。该岩层水平层理发育,中厚层块状构造,钙质胶结,分选性好,磨圆中等,属于坚硬岩层。 附图一:煤岩层柱状图 三、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位于三采轨道巷前进方向的南侧,郭家山副立井的东侧,南北两翼工作面尚未开采。 四、掘进范围预计水文地质情况及提示 本次所掘岩层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为该层位顶部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区内各砂岩含水层裂隙水均属于承压水,静止水位标高远高于所掘的层位,且工作面内砂岩层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区内富水性不明,是本次掘进的主要水患因素。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是本区最重要的水患威胁,区内水压3.4——3.8MPa,在地层弱带有可能成为奥灰水的排泄出口,故在掘进中应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杜绝盲目揭露区内的隐伏构造及陷落柱。 五、其它地质情况 1.最大涌水量100m3/h,正常涌水量25 m3/h。 2.瓦斯绝对涌出量:1.23-1.48 m3/min。 3.煤的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不易自燃。 4.煤尘爆炸指数一般不大于38.6%,具有爆炸性。 5.地温约14-15℃,梯度2.1℃/100m。 6.该区邻近区域无小煤矿。 第二部分 工程概况 一、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及其回风通道位置说明 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及其回风通道位于三采轨道2#交岔点往西的南侧帮。主变电所与三采轨道巷中至中相距25.150m,变电所东通道与2#交岔点的岔口中至中相距4.361m,变电所回风通道与三采四联巷中至中相距39.628m,回风立眼分别与大、小瓦斯通道中至中相距8.100m、11.300m,与310回风联巷口中至中相距38.000m。 附图二: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二、工程简介 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主要包括五项工程:变电所东通道、变电所西通道、主变电所、变电所回风通道、回风立眼。 附各项工程量表 工程名称 类别 实体工程量(m) 备注 变电所东通道 岩 10.25 变电所西通道 岩 8.25 主变电所 岩 50.0 变电所回风通道 岩 57.50 回风立眼 岩 9.16 8.4(9.918)取平均值 合计 135.16 三、分顶工程施工安排 1、变电所东通道施工安排 变电所东通道在三采轨道巷前进方向的南侧帮开口,其中心坐标为X=5290.00,Y=2646.8,Z=450.998(底板),高出开口处三采轨道底板标高500mm(Z=451.498),以α=180°方位角,β=0°00′00″的水平坡度向南掘进12.650m(中—中)后,到达主变电所的开口位置。 附设计图: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施工平面图、剖面图。 2、主变电所及变电所西通道施工安排 主变电所施工时,在该处以坐标X=5277.5,Y=2646.8,α=180°方位角,β=0°00′00″的水平坡度向南施工15.150m(实体)后,然后以坐标X=5264.85,Y=2646.8,α=270°方位角,β=4‰上山坡度向西施工38.8m(中—中)后,到达变电所西通道开口的位置,然后继续以4‰上山坡度向前施工10m(中—中)到达变电所回风通道的位置。 3、变电所回风通道的施工安排 变电所回风通道施工时,以坐X=5264.85,Y=2598,Z=451.693(底板), α=180°方位角,β=0°00′00″向南施工54.2m(实体)停掘到位。 附图三:变电所回风通道剖面图 4、回风立眼施工安排 回风立眼施工时,以坐标X=5211.1,Y=2598,Z=451.693(底板)向下施工直至与三采回风巷贯通。 附图四:回风立眼施工平面图、剖面图 5、其它施工安排及要求 (1)变电所东通道开口后,先按毛宽3300mm断面施工至X=5277.5,Y=2646.8处,之后将前进方向的右帮扩大断面,扩大尺寸2000 mm,即以毛宽5300 mm断面施工主变电所X=5264.85,Y=2607.85,之后将前进方向的左右帮收回断面,回收尺寸均为1000 mm,即以毛宽3300mm断面施工变电所西通道。回风通道以毛宽3200mm断面施工,回风立眼以毛宽2400mm断面施工。 (2)水沟施工安排 贯通后,在主变电所的南侧帮及变电所东通道的东侧帮施工水沟,水沟毛断面为毛宽×毛深=500 m m×400 m m,厚100 m m,并保证水沟有4‰的流水坡度。 (3)主变电所横梁施工安排 主变电所内距底板3300 m m处以间距为6 m安设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