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投资环境开题报告
投资环境开题报告
篇一:投资风险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沈 阳 工 程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雅苑清城”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
及对策研究
系 部: 管 理 工 程 系 专 业: 工程管理学生姓名: 姜巍指导教师: 沈艳丽 开题时间: 2010 年12 月10日
沈阳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续)
篇二: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后经济危机时期越南投资环境的变化
经济学院国贸系
2012年3月15日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8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萧条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趋势。据商务部统计,仅201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58起337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限制等各类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依然严重,加上中国部分商品国内市场日渐饱和,很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出口产品还面临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增加的压力。经济危机后,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挑战。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既是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市场的需要,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由于越南边境口岸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公共费用和工业用地租金便宜,政治、社会环境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低廉,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而且越南地理位置与我国接近, 同属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都先后对经济实施了改革(越南1987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政策),重视发展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有相似性较强。2004年5月以来,“两廊一圈”( “昆明一老街一河内—海防一广宁经济走廊”、“南宁—谅山—河内一海防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次区域合作区的建立以及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项协议的全面落实, 更为我国在越南进行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2011年1-10月,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与我国新签订合同的国家(地区),位居前
1十位中有四个是东盟国家,越南就是其中之一。越南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较为理想的地
区之一。我国作为其最大的进口国,对其投资规模截止到2010年底为31.9亿美元,排名
2仅第14名,投资规模偏小。
然而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越南经济遭受重创,08年其通货膨胀率飙升到25%,证券交易所指数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短短八个月内累计下跌64%,而且其对于在矿产方面税率方面政策极为不稳定,导致其投资环境有所恶化。另一方面,比较奇怪的现象是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范围内国际对外直接投资急剧下降,经过两年多的恢复2010年国际FDI流量仍然未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额却在2010年首次突破了全
3球总对外投资额的一半。我国也顺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危机期间,我国对
外投资逆势而涨。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后,贸易摩擦增多,我国外贸形势恶化,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走出危机的途径之一,而我国也顺应这一趋势,经济危机时期对外投资不降反升。有优越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的越南,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后,其吸引外资的宏观环境有所恶化,经过一系列调整,虽然有所好转,但对部分经济痼疾仍未铲除。本文旨在分析经济危机前后,该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及我国企业在该国进行投资时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实现两国的互利共赢。
二、文献综述
此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世界上关于FDI的经典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FDI 的理论研究,我国对越投资环境方面的研究。
(一) 关于FDI的理论研究
美国学者海默(S.Hymer)(1960)在《厂商的国际化经营:直接投资的一项研究》中提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个企业可以凭借其自身的垄断优势,向国外直接进行投资经营。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内部化利益,即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小于克服外部市场交易障碍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对外直接投资就会出现。无论垄断优势理论还是内部化理论,都以市场是不完全的,发达国家具有垄断优势为给定的前提条件,故其对没有所有权优势的中小型跨国企业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
1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东盟经贸快速增长》
2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
区)指南》越南(2011年版)
3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1
动机缺乏解释力。邓宁(Dunning)(1976)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成为目前对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有三类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其后列出了四种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源寻求型。该理论有两条内在理论线索,即市场不完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