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课件,圆周率的认识要点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内容: 子页2题目 子页3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主页 子页4 子页3题目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主页 子页4 THANK YOU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独立阅读,想一想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最早的圆周率 阿基米德和圆周率 刘徽的割圆术 祖冲之算圆周率 计算机出现以后 最早的解决方案是测量。人类的祖先在实践中发现,不同粗细的圆木,用绳子绕上一圈,绳子的长度总是圆木直径的3倍多一点。 在我国,现存有关圆周率的最早记载是2000多年前的《周髀算经》。 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圆周率,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取决于测量的精确程度,而有许多实际困难限制了测量的精度。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 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接近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创造了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徽是怎样“割圆”的呢? 刘徽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割圆”,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是3.14.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使用“缀术”计算圆周率。可惜这种方法早已失传。据专家推测,“缀术”类似“割圆术”,通过对正24576边形周长的计算来推导。计算相当繁杂,当时还没有算盘。 这一成就,使中国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在世界领先1000年。 最后得出了 的两个分数形式的近似值:约率为 , 密率为 ,并且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计算方面的革命, 的小数点后面的精确数字越来越多。 到2002年,圆周率已经可以计算到小数点后12411亿位。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子页1题目 内容: 内容: 子页2题目 子页3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主页 子页4 子页3题目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主页 子页4 THANK YOU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要点.ppt
- 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要点.ppt
- 186个国家的纸币要点.doc
- 19 草 船 借 箭要点.doc
- 18课《阿炳在1950》课件(八下)要点.ppt
- 新农合财务培训课件要点.ppt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延边州供销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要点.docx
- 新农村建设过程农村新居的绿化美化问题探讨要点.doc
- 19 生物入侵者_PPT课件2要点.ppt
- 新兴力量的崛起2要点.ppt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