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开篇
你认为《夏 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闺意献张水部》和《酬朱庆馀》都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得水部郎中张籍赏识,他去参加考试之前写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张籍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借助诗题 读了题目,就等于了解了诗歌的大意。如前几年高考试卷中的诗歌,有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歌里的事件;元稹的《菊花》、 虞世南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雍陶的《题君山》都点出了创作的对象;有的诗题,干脆还直接透露出了诗人的感情,如元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表明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 有人说《夏意》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说出具体理由。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凉,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阅读下面的诗,思考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送”的?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 * 高考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诗歌训练材料要以唐宋诗词为主,以律诗绝句为主,写景咏怀为主。 2.复习要全面。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 3.要强化答题类型意识。要从设问的考点和角度,规范答题思路。 一、古诗特点 1、强烈的抒情性。 抒情方式: A、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融情入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欧阳修 B、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景后议论抒情多, 点明主旨。 C、据对人、事描写抒情。(寓情于事)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重意境。(意境是诗的生命) 意境: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表现的 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它要求 主客观统一。 意象:意+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三句都写“愁”,却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分析”愁“特点 内容。 “一江春水向东流”,使我们感受到愁思汹涌,难以阻抑,深广 而又无尽;这是一种因遭逢巨大变故而伴随终生的哀怨,是 一种家国之痛,决不是花草闲愁。 李清照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搬到船上,小船载不动之愁, 既见愁之多,又有沉重压抑苦闷之感。 贺铸笔下三个意象——遍地滋生的春草,满城飘飞的柳絮, 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没完没了的江南梅雨,渲染出的是 “闲愁”,撩人心绪,让人心乱如麻,无法排遣。 3、有丰富的想象力。 A、省略成分多,要靠体会诗意才能知道。 B、出于押韵或格律需要,字词倒置现象常见。 C、用典使诗意丰富而篇幅短小。 D、语言跳跃性大。 E、讲究平仄、押韵、节奏感强、适合朗读歌咏。 红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4、古诗语言精炼,有音乐美。 F、用词灵活。 练习: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