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死刑制度的中考察与反思
中国历代死刑制度的考察与反思
关键词: 中国 历代 死刑制度
内容提要: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的 法律 规定的行刑方式有: 醢: 把罪人刴成肉浆。碟: 原意为分裂牲体以祭神。磬: 缢杀。斩: 杀头。杀: 用刀割头。绞: 用绳带之类将罪人缢死。轘: 将罪人的肢体分解, 又称“车裂”。枭首: 悬头示众。支解: 将罪人杀死后又将尸体分解。弃市: 杀之于闹市, 表示“与众共弃”。赐死: 君主命王公、大臣自缢, 谓之“赐死”。连坐: 要邻居对相邻人的犯罪承担连带责任的制度制度。灭九族: 较之夷三族进一步扩大了诛连的范围。还有不曾入律的非法之刑, 如凿颠(又称“凿顶”) : “抽胁、镬烹、刳胎、锯颈。宋朝的死刑除绞、斩外, 增加了“凌迟”。清末, 沈家本修法,删除清律中原有的凌迟、枭首、戮尸、缘坐等酷刑。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 发展 , 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 历史 , 其中,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不到三千年。中国最早的准确纪年, 一般认为应从公元前841 年开始, 是年为西周共和行政元年。
众所周知, 人类在原始社会只有氏族和部落的区分而没有国家建制。氏族或部落之间发生冲突以及氏族内部发生纠纷时, 都是由族长或部落首领依据世代相传的习惯加以处断, 当时不可能存在 现代 意义上的法律。
中国很早以前就形成了奴隶制度, 西周时期已进入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法律, 迄今尚无可靠的证据能够确证。综观以往的古籍, 直至夏朝以前的尧、舜、禹之时, 还没有出现过“法”、“律”之类的概念,当时人们不知“法律”为何物。
一、刑法的出现和演变
中国最早出现与法律相关的概念是“刑”, 其含义同近代的理解相似, 即惩罚犯罪的手段。相传在尧舜之时就开始出现了“象刑”。所谓“象刑”,就是对有罪的人施以某种象征性的惩罚。其办法有三种: “上刑墨檬赭衣杂履(檬音蒙, meng [二声]; 赭音者, zhe [三声] ) , 中罪赭衣杂履, 下罪杂履而已。”译为白话就是: 对犯重罪者, 令其头蒙黑巾, 身着褐衣, 脚穿草鞋; 犯中罪者穿褐衣、草鞋而头不蒙巾; 犯轻罪者只穿草鞋而衣冠不变。意思是采用这种“画衣冠、异章服”的方法标明其罪犯的身份, 使之知耻, 以示惩戒。这是我国史籍中最早记载的刑罚制度。
中国的奴隶社会, 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许多史书都记载: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西周时, 周穆王又命吕侯制定《吕刑》。上述《禹刑》、《汤刑》、《九刑》、《吕刑》, 一脉相承, 都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工具。《吕刑》记载于《尚书》, 保留了完整的内容。其它如《禹刑》、《汤刑》、《九刑》等, 早已佚失, 其内容均已无法考据, 但它们在奴隶制时期是确实存在过的, 并足以确证中国古代最先出现的法律无疑是刑法。
二、死刑的由来
汉语中的“刑”字, 原为“井刂”, 是一个“会意”字, 与“刭”同义。古人对于“刑”的理解, 包括两重涵义。其一, “刑, 刭也”, 就是用刀割脖子, 特指杀头; 其二, “刑, 罚罪也”,泛指对各种犯罪的处罚。
当中华民族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 奴隶主阶级不能容忍奴隶的反叛和暴动, 一旦发生此类情况时, 便调集军队进行讨伐与镇压。因此, “刑”又总是与“兵”紧密相联。古人一向有“刑起于兵”的说法。所谓“大刑用甲兵, 其次用斧钺, 中刑用刀锯, 其次用钻凿, 薄刑用鞭扑。”这里所说的“甲兵”和“斧钺”, 当指军事力量的代称, 它表示: 对于严重的反叛行为, 要调集规模不等的军队予以剿灭。“刀锯”和“钻凿”则是杀、伤人的器械, 这里表示它们用以对付小规模的或单个人的反抗; 至于对付比较轻微的犯罪, 则使用皮鞭抽打。总而言之, “刑”以各种暴力手段为后盾, 这是确定无疑的。
中国古代的刑法, 一开始就以成文法典的形式出现。传说早在西周时期, 乃至在西周以前的夏朝, 刑法的规定就有三千条———“夏刑, 大辟二百, 膑辟三百, 宫辟五百, 劓(劓音义, yi [四声] ) 、墨各千。”[ 1 ] (又一说为: “昔周之法,墨罪五百, 劓罪五百, 宫罪五百, 刖罪五百, 杀罪五百”, [ 2 ]共计两千五百条。至周穆王时, 命皇甫侯作刑, “墨罚之属千, 劓罚之属千, 膑罚之属五百, 宫罚之属三百, 大辟之罚其属二百。”[ 3 ]“五刑”总计三千条) 。不过, 那时的成文法典,只是秘藏于宫室和官府, 不向老百姓公布。统治者的用意是: “轻重不为刑辟, 遇事临时处断”, “刑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也”。这样更便于他们任意定罪、滥施刑罚。这种刑法秘密主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了突破。公元前536年, 在郑国执政的具有改革精神的 政治 家子产, 第一次把以往秘藏于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joinic-IP5413V宏盛微半导体30.pdf
- 2025年新消防员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闽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4年秋改版教材).pptx
- 高层超高层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pdf VIP
-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法规(gb11552-2009)培训【课件】.ppt VIP
- 压力管道管理评审报告.docx VIP
- Unit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作业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pdf VIP
- 售后服务方案范本 售后服务保障方案.doc VIP
- 罐区钢平台格栅板及护栏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公司包材知识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