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产品责任研究中
信息产品责任研究
【摘要】信息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其提供者是否应当承担类似于有体物产品责任的严格责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尽管信息产品具备大规模生产、大批量流通等导致严格责任的属性,但对言论自由的威胁、对无限责任的担忧使得信息产品的严格责任目前只能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成立。事实性、应用型信息的作者应就产品存在的缺陷对受害人的损害承担过错责任,出版者、发行者应就产品存在的缺陷对受害人的损害承担严格责任。
【关键词】信息产品;严格责任;抗辩事由
【 英文 摘要】Where injury occurs because of the defects inherent in information,shall the provider of the information bear the same strict liability as that arising out of or pertaining to corporeal products.While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information justify imposition of strict liability for information product,for fear that freedom of speech may be impaired or strict liability may be abused,as of,strict liability for information products is adopted only in very limited areas.Mainly,the author of factual and applied information shall be liable for compensation for the personal injury suffered by the victim of the defective information.Further,the publisher and the distributor shall bear strict liability for personal injury suffered by the victim of the defective information.
【英文关键词】information products;strict liability;justification
一、问题之提出
传统的侵权行为法以加害行为为中心,几乎没有将致害信息纳入考虑的范畴。在人们看来,言与行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行为可能侵害他人的权利,而言论失实,至多只是改变了受众的知识结构,不大可能侵犯他人现实的权利。这大概就是有侵权行为法而没有侵权信息法的原因。然而许多案例表明,信息缺陷同样可能导致使用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如英国著名的“课本事故”和“航海水文地 理学 家案”。前者由于一本化学教科书中将两种化学元素之间的比例标印错误,使学生在操作实验时引发了严重的爆炸事故;后者由于水文地理学家在一幅地图上漏标了一个暗礁,致使轮船触礁沉没{1}。可见,信息产品责任是不容回避的课题。
日本学者北川善太郎先生在《关于最近之未来的 法律 模型》一文中曾预言,无论是有体物产品还是信息产品,今后的 发展 趋势要求构筑一个将有体物产品责任和信息产品责任结合在一起的法律模型{2}。事实上,国外一系列信息产品致害案件的判决往往以产品责任为范本。如德国联邦法院第六民事庭1970年曾以出版物是产品为由,判决出版商就其错误致他人损害负赔偿责任。在判决中特别强调,出版物已经被交付市场并被交易,买受人买后便加以使用,自应与一般产品无异;原作者、出版商及译者负有产品制造人的社会安全义务,应当承担严格责任{3}。然而,各国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似乎都仅限于有体物中的动产,不包括无形的信息。这使得这样的判决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北川先生预言的将有体物产品责任和信息产品责任结合在一起的法律模型的时机是否也已经随之到来?抑或是构造一个有别于有体物产品责任的信息产品责任?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文对信息产品责任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二、有形与无形:产品责任中的产品
在传统上,产品责任立法一般规定产品以有体物为限。1985年通过的《欧洲 经济 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第2条明确地把“产品”定义为动产,指“包括组装到另一动产或组装到不动产中的动产,但初级农产品和狩猎产品除外。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产品,但经过加工的产品除外。产品包括电力。”英国、德国与其规定一致。1973年《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XC9000励磁系统简介.ppt VIP
- 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pptx VIP
- 2024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13685光与色彩自考课程.docx VIP
- 2024年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 2024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商用车推力杆多自由度动态载荷耐久试验方法201106.pdf VIP
- “体文旅”融合发展:概念重构、内涵解析与演进历程.doc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