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系网络对乡村纠纷中过程的影响——基于CGSS的法社会学研究
关系网络对乡村纠纷过程的影响——基于CGSS的法社会学研究
关键词: 关系 网络 /纠纷过程/CGSS/法社会学
内容提要: 后乡土 中国 在 经济 快速 发展 和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纠纷及其解决机制也在发生巨大变化。2006CGSS调查结果显示,乡村纠纷的整体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土地征用和基层选举纠纷尤为突出,表明城镇化扩张和 现代 权威的渗透正打破乡村内部的均衡。乡村纠纷解决或秩序构成机制则从乡土性向后乡土性转型,即从礼俗化转向行政化和法制化。乡村社会虽具“强关系”特点,但关系网络对纠纷过程其实影响并不显著,官方正义系统的可接近性高低可能对人们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影响更大。
21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将进入快速发展和快速转型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带动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市场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将不可避免推动乡村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在法社会学的发展决定论看来,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社会矛盾或纠纷的根本因素。[1]那么,快速发展与转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矛盾或纠纷过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和特征呢?本文旨在从实证研究的视角,来考察影响乡村纠纷及纠纷过程的一些社会因素。
问题及理论
“纠纷”(dispute)、矛盾(contradiction)和冲突(conflict)等概念之间虽有些区别,但所概括的社会状态其实是较为相似的,也就是反映一种不均衡的社会关系状态。从功能角度看,社会学界一直存在两大阵营的纷争,其中冲突论者强调矛盾、纠纷或冲突的结构固有性和结构替代性,对社会和谐和进步有着积极的功能,如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库利提出“冲突是社会的生命之所在”[2];而结构功能论者则强调冲突是一种社会“病态”,其功能主要是破坏性的、分裂性的和负面的影响,如帕森斯提出“冲突是我们现代 工业 型社会的特有病状”[3]。两种理论纷争难以形成最终结论,这表明理论争论的前提和焦点存在问题,由此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对纠纷或冲突的研究是否可以走出功能迷阵(myth of functional-ism),而去考察现实社会中的纠纷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究竟发生了哪些纠纷?又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处理(management)或解决的(resolution)?
虽然布莱克提出的纯粹行为主义的 法律 与社会关系命题仍停留在抽象理论层面,[4]但其设想为法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发展方向,那就是要从经验事实或具体行为选择中去考察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作过程。
纠纷及其解决机制或纠纷过程(disputing process)是法社会学所关注的重要领域。纳德尔(L.Nadre)曾将纠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冤屈(grievance),第二阶段为冲突(conflict),第三阶段为纠纷(dispute)。[5]纠纷只有在发展到第三阶段后,才会进入法制系统之中,需要法院或法律人员的裁定或调解而得以解决。因此,从纠纷过程角度看,纠纷解决的结果实际上是不和谐(disagreement)、不均衡关系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的不同发展状况。
将乡村纠纷过程带回法社会学的分析中心,是笔者对之前关于乡村居民阶级意识和阶层认同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因为在该项研究中,笔者发现 农村 居民的“阶级冲突意识”和“阶级行动意识”等较高层次的阶级阶层意识,并非结构因素起主要作用,而是他们在纠纷实践过程中建构起来的。[6]也就是说,越是有过纠纷经历的人,越倾向于形成阶级冲突和集体行动意识。因此,对农村基层纠纷过程的分析,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纠纷过程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
萨拉特(A.Sarat)和费尔斯丁勒(W.Felstinler)提出的“纠纷金字塔”理论则认为,人们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包括:双方协商、双方主张、找第三方仲裁和提起诉讼。现实社会中的纠纷具有金字塔的结构特征,即多数纠纷是在基层通过各种方式解决的,真正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构成金字塔的塔尖,为数很少。而且他们还提出一个重要理论命题:基层纠纷解决途径越少,上升到法律系统的纠纷就会越多。[7]纠纷金字塔理论实际上倾向于将社会文化等结构性因素视为影响纠纷解决机制的主要因素,即强调社会文化中存在的替代性纠纷解决途径或机会的多少,影响着纠纷金字塔的结构形态。玛丽(S.Merry)在其对美国邻里纠纷管理的经验研究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观点,即认为混杂的社会组织结构是多族群混居区居民乐意到法庭上解决邻里纠纷的重要原因。[8]
纠纷既是一种非均衡的社会关系状态,也是一种动态社会过程,因为纠纷关系总是与纠纷当事人(disputants)的某些行动相关,而且纠纷解决也总是有当事人的参与和选择。如果仅关注社会结构性因素对纠纷过程的影响,而忽略纠纷过程中行动者的主观能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破产欺诈行为中.doc
- 关于移植犯罪构成理中论体系的思考——基于体系评价标准的分析.doc
- 关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中司法救助问题.doc
- 关于税务行政赔偿(1中).doc
- 关于税法之私法化(1中).doc
- 关于税法的平衡问题中的探讨.doc
- 关于空间权的性质与中立法体例的探讨.doc
- 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中几点建议.doc
- 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中几点建议_1.doc
- 关于紧急状态下 人戎楔保障问题.doc
- 在抓好 “强基工程”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docx
- 北京市延庆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Unit 5 On the road 单元提升卷 -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解析卷.docx
- 2.2《红烛+》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专题0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北京专用)(解析版)-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docx
- 2025年高三历史秋季开学摸底考(黑吉辽蒙专用)(解析版).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劳动光荣(人物通讯+新闻评论)(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高二历史秋季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12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二章 综合分析 .pdf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致敏物质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智慧水利大数据信息化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docx VIP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输(1).pptx VIP
- 14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四章 理论考试试题真题 .pdf VIP
- 2023年南宁市青秀区总工会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烟淄管道干线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GB50391-2014: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