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简论姓氏史的〔虚)与〔实).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论姓氏史的〔虚)与〔实)

简论姓氏史的“虚”与“实” ——在《中华姓氏简史》主编会议上的发言 谢五八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更是一个充满朴素哲学思想基础的国度,做什么事都讲究阴阳平衡和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物质元素的协调。因此,我们编纂姓氏史也存在阴阳协调问题,也即对史实“虚”与“实”的态度与运用问题。我们都希望把族史编得十分真实,甚至达到一丝不苟的地步,但有许多历史是很难还原再现的,有许多我们正在研究的所谓史料也不是完全可靠的。所以我们不能仅凭主观愿望一味地求实求真,以免造成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的结果。为了避免越觉得自己是在“求真务实”时,却实际上就越是在离题造假的的情况,我们在编史时就不能脑子“一根筋”,认死理,要学会“务虚”与“务实”并举,综合考虑。 一、对远古史以虚论 按一般历史时代划分,三皇五帝时代称远古时代;夏、西、周时期称上古时代;秦、汉至清末称中古时代;辛亥革命以后称近代。史书上,一般习惯将三皇五帝时代称为“传说时代”,“传说时期”,说明记载并不是很实在的,仅仅是口头“传说”而已。事实上,在远古时期,尚没有文字,对当时的人物与事件,也只能是“传说”。从今天严谨的角度看,许多这类历史传说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传说伏羲与女娲创造了人类,可根据现代人整理的《三皇五帝年表》看,伏羲氏生于约公元前7724年,在位118年,女娲氏生于约公元前7000年,在位130年,二人岁数相差720年,可能是夫妻吗?又比如:史书上说少典生炎帝与黄帝,根据年表,炎帝神农氏生活于公元前3216—3077年, 在位120年;黄帝生活在公元前2697—2597年, 在位101年。二人年龄相差519年,可能是兄弟吗?炎、黄有可能联手与蚩尤逐鹿中原吗?而生于公元前2370 —2338年之间的蚩尤氏会与生于846年前的炎帝、与生于327前的黄帝打仗吗?除非进入了时间隧道!所以国家公布的《中国历代纪元表》把五帝时间段用了一个“约”字,即约前20世纪初—前21世纪初,只敢讲一个大致的时间,不敢说死了,这就是科学的态度。但我们有些族谱上,把远古、上古时代的先祖记载得有鼻子有眼睛的,实在让人难以理喻与相信。这样的谱牒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对“炎黄”不能看得太实 在大部分姓氏的谱牒上,多数垂线图从炎、黄往下吊,说是炎帝世系或黄帝世系。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其间的那些先名讳也多是杜撰的。 实际上,世界上有没有炎帝、黄帝这些人,还是一个未知数。关于这一点,不但今人无底,古人也无底。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古人是怎么认定的。 对于“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以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顺手拈来就找出了六种不同的说法。 至于“五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五帝德》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尚书》以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也分别有六种不同的说法。由此看来,文字产生后的古人,对几千年前的口头传说故事,也听到了不同的的版本,所以才有不同的记录。口头传说必竟有其随意性,不可能如文字记载那样定格,以致有不同的版本也是很正常的。从这些口头传说的不确定性与多样性,也同时说明了这些口头传说的误差性与不可靠性。 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远古、上古时期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三皇所指诸人,是中国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如燧人、有巢、伏羲等,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中高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所指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所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这些没有确切的年代,没有当时的文字证明,没有文物古迹证明,来源于人们的口头相传历史,对人物的刻画与能耐往往有夸大之说。如黄帝命人制指南车(战国时期才发明司南),命仓颉造字(字是人们在生产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