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概念化时间的理据浅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喻概念化时间的理据浅析.doc

转喻概念化时间的理据浅析   摘 要: 时间是抽象、复杂的实体,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随不同学科而不同,时间意义也往往带有学科特色。在语言学研究中,隐喻一直是认知和识解时间概念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方式,而对转喻理论却鲜有关注。文章主要从转喻角度对概念化时间的方式和理据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时间 转喻 概念化 识解   1.引言   什么是时间?我们如何实现时间的语言表征?时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以及时间和语言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学科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包括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时间概念具有双重性,丰富且复杂,简单而抽象,不同学科关注的时间特征侧面不同,概念化时间的语言表征不同,因此,时间意义通常带有学科特色,人们解读时间的方式也富有学科特色。哲学认为,时间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此观点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时间观不谋而合,时间意义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紧密相连,尤其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体验的情态化和意义范畴化,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认知语言学对时间意义的识解及其语言表征会涉及人的思维和认知体验。另外,?D喻是我们认识世界、解构意义的媒介,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因为转喻把人的经验结构和语言结构构成联系,借助转喻,我们对人的主观情感、体验和行为特征等范畴概念进行投射,映现到具体或抽象事物中,因此,转喻其实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它源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中,同时建构和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促进我们对时间意义的识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时空概念隐喻   Lakoff和Johnson提出时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时间来自空间映射,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贯穿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1]。因此,概念隐喻理论一直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时间表征理论。基于隐喻理论,将时间与其他客观事物和概念相互联系起来,这是实现时间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的主要方式。因此,时间常常被隐喻为其他事物,“时间是空间”、“时间是运动”等隐喻早已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和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繁多、贡献突出,例如Lakoff和Johnson(1980,1999),Evans(2005,2007,2013),Radden(2004,2011),张建理(2003,2007),蓝纯(1999,2003),张燕(2013),等等。在隐喻理论中,时间常常被喻为“离弦之箭”、“流淌的河流”,如“光阴似箭”、“似水流年”等。早在1980年,Lakoff和Johnson就指出,时间概念识解可以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实现,但目前国内外对时间概念化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隐喻领域,对时间概念化的转喻研究较少,没有对时间概念转喻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中,仅肖燕、文旭对时间概念化的转喻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转喻角度提出了概念化时间的方式,但仍然未对时间概念转喻领域进行系统全面的探究。   从人类认知的转喻性特征层面而言,时间认知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在建构和组织人类思维和行为中,转喻可以起到与隐喻类似的重要作用,是概念化时间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识解手段。肖燕、文旭首次从转喻角度研究概念化时间的表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六种:事件转喻时间概念、空间转喻时间概念、时间特征转喻时间概念、部分时间转喻整体时间概念及实物转喻时间概念,但他们并没有对转喻概念化时间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将依据转喻概念化时间的主要方式,对其表征方式理据进行初步的解析,初步探讨时间概念转喻机制中“how”和“why”的两个基本问题,企图可以对时间概念转喻机制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理据分析   时间概念是抽象复杂的,我们不能直接认知和识解时间意义,更不能轻易实现对时间概念的语言表征,但借助转喻机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和识解,那么转喻机制能够解构时间意义到底有哪些认知理据呢?文章将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   3.1时间的主观性   Radden认为,“我们对时间的直接经历是主观的,与客观的时间有明显的区别:我们经历的时距是持续更长还是更短取决于我们的意识状态和信息储存的数量。也就是说,我们对时间时距长短的体验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识”[2]。例如:   The same hour will go by whether you are suffering or having fun, but sometimes it goes really slowly, sometimes really fast.   例中同样的时间,却有不同的时间时距体验:快和慢。由此表明,“时间关系的存在虽然是客观的,但时间概念的识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