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docVIP

论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doc

论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摘要:农民素质是农民在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和能力。新型农民素质是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体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共进的关系。   关键词:新型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新时期农民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一、新型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求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农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而到了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则是人力资源和人的素质。2007年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民人口数的6.6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3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52%,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40%和1.25%。[1]可见,在我国农村4.8亿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就业创业能力,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集中表现为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所以,如同舒尔茨所说:“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有助于经济繁荣和增加穷人的福利。”[2]我国农民素质的低下,制约了我国从人口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换,农民的数量优势无法转变为素质优势、经济优势。因而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3]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满足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人才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g切要求。那么,何谓新型农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新型农民界定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因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中央对新型农民素质的明确要求和高度概括。   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农民首先必须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的适合现代化大生产需要的开放型人才,必须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开拓进取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是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勇于创新的能力型人才。概括地说,新型农民必须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其次,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型农民拥有真正的主体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素质具有非同质性,素质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素质高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   农民素质的提高,意味着人的能力的拓展,可以通过改进劳动手段来提高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水平,提高生态意识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内涵式方向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和管理者,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兴衰,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无论是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还是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要农民亲自去参与。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总要求也必须引导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转变观念,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加速农村的分工分业。并且随着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农村基层的逐步落实,新型农民成为了惠农政策有效实现的载体,同时也是对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监督的主要力量。   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4]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更多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能,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市场和竞争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随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新型农民群体的日益扩大,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然日益凸现,必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