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土地用地情况摸排
中国城市土地用地状况调查 环工10-2 第四组 中国城市用地政策 中国城市用地政策 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莱芜市的城市用地现状 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形势 对策 Thank you! * * * * * * 城市用地的概念及分类 对于城市用地的建议 中国城市用地状况调查 中国城市用地政策 概念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如城市的工厂、住宅、公园等城市设施的建筑活动,都要由土地来承载,而且各类功能用途的土地经过规划配置,使之具有城市整体而有机的运营功能。 分类 代码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R 居住用地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M 工业用地 W 物流仓储用地 S 交通设施用地 U 公用设施用地 G 绿地 城市用地具有以下四个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经济属性 法律属性 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的编制、审核、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定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实施时间1991年3月1日。 其中规定,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位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一、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二、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三、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武汉市社会经济情况 武汉城市圈土地总面积为5.78×,2006年底总人口3114.12万人,GDP总量4605.22亿元。自然环境多样,平原水域面积广阔,平原占土地总面积的50%,丘陵占30%,山地占20%。其中天然河流及湖泊占土地总面积的9.6%(加上水库、坑塘等则高达16%)。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无霜期250~300天)、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降水1000~1600mm),水热匹配较好。 武汉城市圈处在中国“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国家“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交汇处,在中部崛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是中部崛起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土地利用概况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06年武汉城市圈土地总面积为 5.78×,其中耕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1.82%,其次是 林地,占总面积的26.72%,园地、林地、牧草地、其它农 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11%、18.73%,总和占总面 积的21.3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它建设用地、交通用 地和未利用土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37%、0.23%、 1.62%和10.90%,如图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 类型主要以耕地、林地和其它农用地为主,交通用地所占 比例不大,而牧草地和其它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很小,均不 足1%。 由此可见,城市间的土地利用差异比较明显。 土地利用多样性分析 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整体的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为0.7741,土地利用类型比较丰富,其中位于城市圈东部的黄石市多样化指数最高,为0.7869。天门的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为武汉城市圈最低。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及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多样化指数和区位熵的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武汉城市圈及城市圈各市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其基本特点如下 一是多样化指数较高,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二是耕地和林地是城市圈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三是生态型用地资源区位熵较大,区位优势明显。四是未利用土地区位指数较大,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大。 2005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24621.16公顷,其中莱城区面积190688.80公顷,钢城区面积33953.95公顷。农用地148430.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1%,其中耕地68700.33公顷,占30.6%,园地15208.86公顷,占6.8%,林地37102.55公顷,占16.5%,其他农用地27418.97公顷,占12.2%;建设用地32514.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4.5%,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6857.30公顷,占12.0%,交通用地2011.06公顷,占0.9%,水利设施用地3646.53公顷,占1.6%。未利用地43675.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9.4%,其中未利用土地39019.11公顷,占17.4%,其他土地4656.44公顷,占2.1%。 全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点比较明显,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建设用地比例大;山区则相反。未利用地主要以荒草地为主,面积37893.2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86.76%。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山区、南部山区等。 由此可知: 人口高峰日益逼近,耕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 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较快,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