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麦积区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与林业产业开发模式.doc
麦积区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与林业产业开发模式
麦积区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与林业产业开发模式
摘 要:介绍麦积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状况,划分退耕还林区域,进行树种选择,建立林业产业开发模式,促进大地增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提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措施。.L.
关键词: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产业模式;麦积区
天水市麦积区是国家174个退耕还林示范县(区)之一,按照中央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重大决策,经过10 a的艰苦努力,退耕还林成效显著,全区生态环境和三农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麦积区自然概况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1.1 麦积区自然概况
麦积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部陕甘交界地区,毗邻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陈仓区,凤县,天水市秦州区,清水县,甘谷县,秦安县,陇南市徽县,两当县。地处渭河中上游,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处东经105deg;25prime;~106deg;43prime;,北纬34deg;06prime;~34deg;48prime;之间。全区总面积34.53万 hm2(34.53万 hm2),其中林业用地26.76万 hm2(26.76万 hm2,小陇山林区19.90万hm2,),农业用地7.77万 hm2(7.76万 hm2)。海拔1 000~
2 700 m,年平均气温8 ℃~12 ℃,1月平均气温-3 ℃,7月平均气温20 ℃,极端最高温度35 ℃,极端最低温度-23 ℃,年降水量540~860 mm,年蒸发量920~1 100 mm,平均相对湿度50 %~74 %,日照时数1 600~2 800 h。日照地域间差别大,北部山区较多,东南部林区较少;太阳辐射总量在
2 395~2 703 mj/m2。全年无霜期170~200 d。秦岭山脉西段横贯全区东南部,北坡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南坡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小陇山林区自然森林植被良好,植物种类丰富。
1.2 麦积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概况
麦积区农业用地7.77万hm2(7.76万hm2)其中25deg;以上坡耕地3.34万hm2。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截至2009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94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1.12万hm2,配套荒山造林1.74万 hm2,完成道路绿化391.40 km,防护林带89.90 km,治理流域面积3.29万hm2。2003-2008年分别获得天水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果品产业龙头县(区)和全省绿化模范县去(区)等荣誉称号。
2 麦积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区域划分与树种选择
2.1 退耕还林区域划分
根据麦积区立地条件、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区域发展状况,将退耕还林区域划分如下:
2.1.1 小陇山林区:该区域位于小陇山林区内部及林区边缘,包括党川、利桥、麦积、甘泉、东岔、三岔、元龙、伯阳等乡镇。
2.1.2 渭河峡谷区:该区域指渭河峡谷的非林区乡镇、村组。即元龙、伯阳、三岔等乡镇。
2.1.3 渭北干旱区:该区域指渭河以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乡镇,包括渭南、中滩、石佛、新阳、五龙、琥珀等乡镇。
2.1.4 渭河城郊区:该区域指麦积城区周边乡镇,包括花牛、马跑泉、社棠、道北等乡镇。
2.2 退耕还林树种选择
根据不同的区域划分,遵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树种,形成丰富的森林景观和林业产业模式。
小陇山林区适宜的树种:
森林树种:油松、华山松、白皮松、侧柏、日本落叶松、辽东栎、锐齿栎、椴树、白桦、漆树、香椿、枫杨、水楸、栓皮栎、刺槐等。
经济林木:核桃、板栗、杜仲、厚朴、山茱萸等。
渭河峡谷区适宜的树种:
森林树种:油松、华山松、日本落叶松、侧柏、楸树、杨树、刺槐、榆树、泡桐等。
经济林木:花椒、柿树、桃、苹果、核桃、板栗、杜仲、李子等。
渭北干旱区适宜的树种:
森林树种:油松、侧柏、香椿、刺槐、楸树、杨树、国槐、泡桐、臭椿、白榆、旱柳等
经济林木:苹果、桃、杏、葡萄、花椒、柿树、核桃、沙棘、文冠果、李、梨等
渭河城郊区适宜的树种:
森林树种:油松、华山松、侧柏、桧柏、刺柏、杨树、国槐、旱柳、垂柳、白柳、垂柳、泡桐、香椿、枫杨、楸树、刺槐、女贞、栾树、元宝枫、银杏、青桐、红豆杉、水杉等。
经济林木、花木:苹果、桃、杏、葡萄、柿树、核桃、文冠果、李、梨、樱桃,月季、玉兰、红叶李、元宝枫、紫薇、合欢、紫荆、木瓜、贴梗海棠、火棘等。
3 林业经济产业模式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结合整体推动,产业开发,增收增绿,培育优势产业的目标,开展规模化、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