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教育心理学5-7章考点精选
PAGE \* MERGEFORMAT 26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的代表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形成的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理论:
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信号):物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物
第二信号系统(抽象信号):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一)人物剪影
伊凡.彼特诺维奇.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1904年以消化生理学的成果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
(二)狗分泌唾液实验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条件作用前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
(食物) (唾液分泌)中性刺激(NS)——→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反应
(铃声)条件作用中(多次重复)条件刺激(CS)
(铃声)
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
(食物) (唾液分泌)条件作用后条件刺激(CS)——→条件反应(CR)
(铃声) (唾液分泌)
经典条件反射的含义: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相结合,使该条件刺激成为
无条件刺激的信号,从而引发原先只能由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学习的实质: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
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揭示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学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暂时性神经联系”的过程
经典型条件作用的基本内容: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
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条件作用的抑制:
条件作用的消退:条件作用建立后,如??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作用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
条件作用的分化:个体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产生条件反应,而对其他近似刺激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叫做条件作用的分化。分化是在泛化之后出现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应用
(1)将快乐事件作为学习任务的无条件刺激
①让学生在群体竞争与合作中学习
②创造舒适的读书角,吸引学生主动阅读
③提供愉快舒适的课堂环境
(2)帮助学生克服窘境
①容易害羞的学生分配更多的社交任务
②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3)帮助学生摆脱考试焦虑
(五)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评价
经典性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不适用于复杂的学习
有机体的许多行为无法用某种无条件刺激引发出来因此该理论无法解释这些行为的形成
华生的恐惧实验
条件作用之前:埃伯特:对白兔(NS)无恐惧,对噪音恐惧
条件作用中:兔子出现,噪音立刻出现,恐惧 (3次)
条件作用后:单独出现白兔(CS),恐惧
泛化:动物和动物标本,圣诞老人等
二、华生的结论
学习的实质: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条件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替代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建立了联系。
频因律:练习越多,习惯形成就越迅速;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第二节 联结主义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一、人物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代表作有《动物的智慧》、《智力测验法》、《教育心理学》(1903年,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人类的学习》等。
二、迷笼实验
根据这一实验结果,桑代克认为,动物初次进入迷箱时,其活动不是根据对笼子性质的理解,而是依照某种一般的冲动行事,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刺激(S)—反应(R)联结。
三、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
(2)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3)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的方式)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四、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版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docx VIP
- 基于反作用飞轮和磁力矩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分析-analysis of satellite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reaction flywheel and magnetic torque device.docx VIP
- 地贫筛查中的血红蛋白电泳.pptx VIP
- 光电开关HPX-AG系列使用说明书.PDF VIP
- 精神科患者风险的管理.pptx VIP
- 保护女职工权益知识竞赛题库50题(答案).docx VIP
- 盖板涵施工监理细则.pdf VIP
- 迅达3300调试汇总.doc VIP
- (高清版)B-T 19843-2022 工业通风机 射流风机性能试验.pdf VIP
- 冰美人淘宝直播数据复盘.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