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的起源、发展、和其意义.doc

大学生支教的起源、发展、和其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支教的起源、发展、和其意义

大学生支教的起源、发展以及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支教的起源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标志着我国大规模志愿者服务的开始。 为进一步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共青团中央于1994年12月5日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后,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 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其主要职责是规划、协调、指导全团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 到2000年,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全国性协会、36个省级协会、和2/3以上的地(市)级协会及部分县级协会组成的志愿者服务组织管理网络。在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大规模发展一年之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开始受到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关注。 1994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实施开展了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支教”活动,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基层和受灾地区,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文化、科技和卫生服务。其中,大中专生志愿者暑假“支教的文化下乡和基层扫盲活动,可以看作是我国大规模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开始。 二、大学生支教的快速发展 我国大学生支教从1994年正式开始到现在,大致经过了两个快速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4——1999年) 1996——1999年,是我国大学生支教快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一系列的支教政策,并开展了一系列支教活动,使我国大学生支教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1996年,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农业部、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部门,开始试点“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采取公开招募、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为贫困地区提供每期半年至2年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服务。 1998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关于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人员支援基层教育工作的请示)的通知》(中办发[1996-]23号)的精神,使支教扶贫接力计划扎实有效地实施,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广“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接力计划”。这项计划以公 开招募、定期轮换的方式组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志愿者到贫困地区从事1—2年中、小学教育和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截止2007年12月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和中央直属机关组织实施了这项计划,共有近30万名城市青年自愿报名参加,先后从中派遣了17751名青年到包括西藏在内的中、西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服务,服务贫困县达到237个,已形成省内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和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两 种模式以及支教扶贫、支医扶贫两大支柱项目,形成了包括招募、培训、派遣、日常管理、评估、经费筹措等方面的一套组织实施和管理机制。 1999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又联合组织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按照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加接力’’方式进行扶贫支教活动。从1999年到2007年已连续成功组建了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累计从全国83所重点高校招募了2906名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赴中西部20个省(市、区)的76个贫困县(市)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志愿服务。@从1996年到1999年,我国政府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的一系列支教政策和 开展的支教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1996年大学生支教只是作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的一部分,依附于当时的青年志愿者支教当中。但是,1999年“研究生支教团”的成立,标志着大学生支教开始以自己独立的身份出现在我国支教的舞台上,也体现出我国对大学生支教的不断重视。在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第一阶段,虽然大学生支教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是大学生支教的概念并没有正式形成,大学生支教也没有被单独地提出。大学生支教概念的形成和提出 是在大学生支教的第二个阶段完成的。 (二)第二阶段(2003一—一2005年) 2003——2005年,是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和共青团中央主要颁布两项了重大政策,把我国大学生支教推向了第二个高潮。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3126号)规定,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5000---600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