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03.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03

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主讲  (第三集)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提到,事实上,世界、社会、家庭的安定并不是没有办法达成,关键就在每个人的那一念心念。假如自私,就会发生冲突;假如时时可以为人著想,家庭、社会就会圆满安康。昨天也提到,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就能设身处地为人著想,那他从小他的起心动念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福分,所以从小就知道培福、积福。因为有这分存心,他知道读书志在圣贤,要把学的道德学问好好的去奉献这个社会。所以,他一入社会就知道替社会造福,他的福分就愈来愈大,到了老年福报现前,就可以安享晚年。     我们中国人讲五福,其中有一福叫「善终」,再白话一点,就是很好死,不会死得很痛苦,俗话讲不会不得好死。这句话好像是骂人的话,不过诸位朋友,现在这句话不算骂人。算什么?算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记得小时候,还常常听到某位长者昨天睡觉很安祥的就去了。现在这样的情况多不多?不多了。为什么以前的人他可以很安祥的离开这个世间,而现在的人死的时候可能都要急救,死的时候都可能不省人事?那都是因为他不懂得照顾身体,他不懂得培植自己的福分,福太薄了,就没有办法善终。所以人要有福分,根源还在一念善心。以前的人存心比较良善,处处为人著想,所以死得很轻松;现在的人比较自私,临终前还患得患失,很多事情还很执著,都放不下。我们要晚年享福,要懂得心存善念,要懂得时时能够放得下来,不要执著。     很多人都觉得,人的一生好像是要开始工作才会对社会有帮助,然后人老了以后,就比较没有办法尽自己的心力。所以一般都觉得,好像二十岁到六十岁这一段,才是造福社会的黄金时段,很多生涯规划都是这么谈。其实,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接受圣贤教诲,他的人生绝对不是只有四十年的光景。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孩子从小以仁爱存心,以道德存心。我们曾经在课堂当中,有个孩子他才两岁多,第一天去上课,上完回来,他的父母问他:你今天学到什么?这个孩子马上精神抖擞说了四个字:孝顺父母。他的父母也很震惊,两岁多的孩子学得非常笃实,非常扎实。     第二次去上课的时候,刚好老师请很多的同学上来分享,这个礼拜做了哪些孝顺父母的事情。因为学问贵在力行,学了以后,回到家里要好好落实。所以很多的同学都上来讲,他帮父母端洗脚水、他削水果给父母吃。这位两岁多的小朋友,看到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做到这些孝行,让他生起效法之心。所以诸位朋友,大人教小孩是一个方法,小孩教小孩又是另一个好方法,所谓「相观而善」,他会互相观摩。这个孩子第二节课回去,马上就拿著茶杯去端开水给他的父母喝。     诸位朋友,他两岁多就时时有这样的存心,所谓「福田心耕」,他已经在培植自己的福分。相同的,他这样的行为是修身,他也会感动他的父母。连两岁多的孩子都知道端茶给父母喝,都知道处处为父母设想,相信他的父母自己也会感觉,连孩子都这样,我自己要更积极力行孝道。所以这个孩子已经开始在齐家。这个孩子的事例,我在中国大陆已经讲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於还扬名海外,把他这个故事讲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因为有这个孩子真实的修身功夫,我们才能够把这些事例进而去推广,让更多的人、让天下的人都能够引以为效法。     所以,一个孩子假如从小受圣贤教育,他的生命绝对不是从二十岁才开始发光。从几岁?假如刚好这个妈妈怀孕的时候就知道给他放《弟子规》,给他听这些圣贤经典,可能这个孩子一生出来第一句话说什么?可能说「弟子规,圣人训」,那这个孩子从出生就可以弘扬圣教,他的生命可以从小就有价值。再来,从小读圣贤书的孩子,他长大造福社会,他的智慧会与日俱增,他会愈老愈值钱。走到哪里,很多的后生晚辈都要亲近他,因为只要亲近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减少很多无谓的摸索。所以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他的生命不是六十岁结束,而是会到他老都会很有价值。     我的老师释净空教授,今年已经七十九岁了,走到世界各地都有一大堆的学生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不止是我们中国人希望得到他的教诲,现在世界上各个宗教、种族都非常希望能亲近这位长者,这位老师。所以他的生命绝对不是六十岁结束,他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不会结束;因为他的教诲是从真诚心中发出来,真诚心可以超越时空。《中庸》里面讲,「诚者,物之终始」,真诚一定可以成就事情,而且至诚如神,至诚可以感通。用真诚心做出来的言语、行为,不会因为时空而改变他的影响力。所以诸位朋友,孔老夫子死了吗?他的精神长存,垂范后代。     范仲淹死了吗?在二00二年,大陆举办了一场全球华人读经的活动,来自马来西亚,来自新加坡、香港、印尼,很多地方的华人都到了山东曲阜。其中邀请了一个特别来宾,就是范仲淹的嫡传后代,已经八百多年,他的后代都很有成就。我在演讲当中结识了两位,其中有一位我看他脸大大的,耳朵耳垂很大,我们中国人说的,一看就是富贵相。所以他的教诲,八百多年来还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