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对青少年学生优秀品德形成隐性作用.docVIP

诗歌对青少年学生优秀品德形成隐性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对青少年学生优秀品德形成隐性作用

诗歌对青年学生优秀品德形成的隐性作用 【摘要】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2006年以来,我校把诗词进校园,诗词进课堂作为重点工作的一部分。近十年来,学生的道德行为发生了悄然变化。我们真正注意到“以诗化人”的重要作用。诗歌促使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让学生学会博爱;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有助于弘扬正气。 【关键词】诗歌 学生 隐性作用 【正文】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2006年起,彰武县就开始致力于“诗词之乡”的创建。近十年来,全县已成立诗词分会29个,诗社53个,各级会员发展到5000余人,参加诗词诵读,欣赏和创作的达10万人。2010年12月10日,中华诗词协会授予彰武县“诗词之乡”称号。彰武县成为我省第一家全国获此殊荣的县份。我们学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了田野诗社,社员300余人,创办《绿田野》诗刊,出刊20期,出版诗集《苏鲁克的紫红色的浪漫》一部。自2006年以来,我校把诗词进校园,诗词进课堂作为重点工作的一部分,要求中学生会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古诗词60首,小学生100首。诗教工作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同时通过诵读、写作诗词比赛,通过参加辽宁电视台“我爱红诗”活动等,推动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今年是辽宁省第四届读书节,以此为契机,把诗教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日积月累,我校学生读诗、背诗、写诗居然蔚然成风,不经意间,学生的道德行为发生了悄然变化。我们真正注意到“以诗化人”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从五方面谈一下诗歌对青年学生优秀品德形成的隐性作用。 一、诗歌促使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每个人学习奋进的动力。宋真宗赵恒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诗句。他把拥有美女和财富作为读书的最终理想和目标,腐朽没落的封建色彩很浓,但在当时谁知道有多少纨绔,落魄子弟甚至草芥平民趋之若鹜!上演了一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千年大戏。成长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青年学生是要读书学习的,学什么,怎样学是受学生的理想信念支配的。毛泽东青年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会同学友到橘子洲头博浪击水,议论国事。1925年,他挥就脍炙人口诗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抒发了毛泽东青年时代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他的一生所学(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和革命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他青年时期“济世救民”崇高理想的。所以中国人高呼他是“大救星”,世界人民把他列为十大伟人之一。我们每位青年学生都应该有远大的共产主义信念,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个人的理想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起来,有了这样的信念、理想和宗旨,我们的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内容,才有不竭的动力,这样才能练就一身硬本领,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这就是从诵读古今诗词中的点滴领悟。 二、诗歌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呕心沥血,成就了一番事业,为后人所敬仰。诸多文官武将还留下了不朽诗篇,以励后人。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了“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令人热血沸腾的诗句。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成就理想和创造佳绩的精神支柱,有了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才有踏平坎坷,披荆斩棘达到理想目标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才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创造佳绩。我们学生多读一读像屈原,岳飞、陆游等人的诗句,并以先人为榜样,一定能够牢固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以后建设祖国夯实基础。 三、诗歌让学生学会博爱。诗言情,表爱。《诗经·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的是男女爱情;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的是母子之情;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观物寄情,人与自然的共融。儒家孔子倡导的“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孟子的“仁者爱人”是对孔子仁政思想的升华和总结。爱人民,服务人民是大爱大情,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杜甫四十四岁到四十八岁为官时期,就写下了不朽作品,即“三吏”、“三别”。上元二年(761年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