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中的成语及释义
玄之又玄
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处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上善若水
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金玉满堂
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视而不见
看它,却看不到;听它,却听不着。原是老子用来描述“道”的语言,说明“道”幽而不显,是无法用人的感官去把握的。后来指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用来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微妙玄通
微妙:精微奥妙。精微深奥而灵通的道理。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见素抱朴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语出《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万物恃道而生,万物之所为即道之所为,故道虽无形,却可有为。
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大器晚成
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进道若退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出处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知足不辱
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巧若拙
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求学的人,其知识要逐渐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等。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见解都有分别性局限性,在寻求真理的路上会成为障碍。而大自然真理是无分别性的,所以我们求真理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词语在《老子》第五十章出现,原文意为“出生地,入死地”(王弼语),也就是从生到死。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冒着生命危险”的意思。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指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出处 《老子·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出处《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长生久视
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老子》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