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抗菌防臭织物最新进展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防臭织物最新进展精选

目录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2 2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 3 3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 7 4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 15 (1)银的抗菌性 ————————————— 15 (2)银的安全性 ————————————— 16 (3)不同价态银的抗菌性能 ———————— 17 5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18 A基本概念——————————————— 19 B抗菌除臭机理————————————— 19 C织物光触媒抗菌除臭剂的特点—————— 20 D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制备—————— 20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 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一般通过应用纺丝得到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 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服用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 服用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20世纪60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 目前为止,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但有着不耐洗涤长效性不够的缺点。因此不在我们的设计开发考虑范围内。 现在市场上,主要是采用新型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与涤纶、丙纶树脂共混纺丝,获得抗菌涤纶、抗菌丙纶,进而获得抗菌面料和抗菌纺织品。 通过对抗菌涤纶、抗菌丙纶以及抗菌涤棉50/50抗菌性测试得出,抗菌丙纶短纤效果较好,抗菌涤纶长丝抗菌效果不理想。 一般抗菌纤维规格,抗菌丙纶短纤0.97dtex,抗菌涤纶短纤1.74dtex。 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1952年英 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但最近十多年 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但有些抗菌防臭整理剂有不良的副作用,已禁止在服装面料方面使用。如著名商品Irgasan DP300,其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其整理产品与含氯漂白剂作用后,会生成三种有毒的氯化物,反应式如下: 上述生成物经热或紫外线照射后,会进一步生成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即四氯二噁氧)的致癌物质[2、3],故早己禁用。此外,如2-溴化肉桂醛,2-(3,5二甲基吡唑基)-4-羟基嘧啶和2-(4-噻唑基)苯并咪唑等也都列人禁用范围。 因此,抗菌防臭剂及其整理产品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必须经过严格的毒性审查,同时还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表1是日本规定的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审查项目内容。 表1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4] 试验项目 毒性审查内容 试验的必要性 备注 ? ? 毒性 试验 常规试验 一次性试验 LD50值 ⊙ LD50值文献值亦可,注明出处 Ames试验(变异原试验) ⊙ 劳动部1979年3月8日标准第107条(1985.5.18第261条) 二次试验 小核试验 ○ ? 基本试验 亚急性蠢性 慢性毒性 致癌性 ○ ○ ○ ? ? 皮肤刺激性试验;封闭性贴敷试验(48h)或河合法或细胞毒性试验 ⊙ 任何一种试验结果,需要时可进行其他试验(如对湿症患者贴敷试验)。 抗原性试验 ○ ? 食品卫生法相关试验 ○ 按食品卫生法第10条“器具等的规格及其制造的基准”,规定的试验法* 其他(整理剂) 成品和施加量% ○ ? 不纯物成分和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