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历史小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襄阳历史小资料

七里山:明代冯舜臣在《檀溪湖长堤表》里说"湖形若仰釜缺其南,以受田家等九冲之水,缺其西北,以受七里山十八冲之水"据《秦会要订补》中的《名胜志》引习凿齿《襄阳记》曰“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一里有三寺   古时,望楚山附近寺庙很多,到现在襄阳人还有“一里有三寺,走寺不见寺”的说法。   望楚山就是现在俗称的华山。翻过烈士塔所在的羊祜山,南面的山就是望楚山。羊祜山本来是望楚山的余脉,因为纪念晋代镇南大将军羊祜而改名。   据清乾隆《襄阳府志》记载,“一名英山,又名马鞍山,县西南八里。旧有宋孝武帝宅,相传为帝所生,帝为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望楚山.山南有“楚岩”二大字,河阳赵清老所书.”孟浩然曾两处在诗中提到此山,并写下《登望楚山最高顶》。   望楚山海拨仅335米,并不是市区最高山,但其地势险要,峰峦俊秀,离城市不远,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可以俯瞰襄、樊二城及西南诸峰和汉江等山水,古人说站在山顶可以看到楚国宜城,孟浩然更是夸张地说“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不仅可以看到宜城,连云梦和常德都看得到呢! 延庆寺 望楚山上过去有延庆寺,“古为兴国寺《旧志》云在城南岘山后,他不能详也。考:宋曾巩《跋丁道护书兴国寺碑》云隋开皇中建。今为延庆寺,在望楚山。碑阴书襄州镇副总管府长史柳止戈而下十八官员姓名。皮日休有《陪裴相公游襄州延庆寺》诗。又《旧志》:县南五十五里,有兴国寺,元至正中建,另一寺也。”这里记载了延庆寺其实就在城南岘山后面,而此寺是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卧佛寺   在望楚山的西北侧山脚,有另一座寺——卧佛寺。“县西南五里。内有虎皮井。唐开元中,有崔生投宿寺中,遇虎变美妇人。事详见杂识中”。   关于虎皮井,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唐开元中(公元728年左右),有崔生应举过寺歇宿,见一虎入寺,脱去虎皮后,则变成一个美女。崔生和她一见钟情,崔生就把虎皮悄悄地扔入井中。美女找不到虎皮,只好嫁给了崔生。后来崔生考取功名为官,在任六年,和虎精孕育两个孩子。有一次夫妻又从寺前经过,崔生想两人相爱已久,就是告诉妻子真相,也没有大碍。谁料妻子却到井中取出虎皮,皮还完好无损,虎精穿上虎皮后,又变成了一只老虎,虎精回头看了看两个孩子,大吼一声悲切离去,留下崔生及两子与井默默的相守,等待虎精再返人间。后人为此井命名为虎皮井,以纪念美丽的虎女以及美丽的传说。   据推断,虎皮井应该是僧人取水的主要来源。虎皮井是一个自然竖井,深约四米,泉水滴入井内清脆的滴答声随处可闻,常年不涸。井旁的岩上还保存有两处“石佛龛”。我们来此察看时,还有拾荒人“当卧佛”的痕迹。岘石寺   在望楚山南面的岘山,还有一座岘石寺。“在县西八里。寺后有巨石耸然特峙,上题岘石二大字。石之南为栖霞洞,洞前多名人题咏,勒于山岩,然已残蚀漫灭,不可识矣。过洞为啸月亭,今亦圮。寺去岘首仅一里许,故所称岘,其在是欤?”   应该说,岘石寺是岘山诸峰中各寺保存得相对完好的一处。岘石洞东侧原有羊叔子亭,是为纪念晋朝镇南将军羊祜而修建,洞下山腰有块2500平方米的平地,为岘石寺遗址。洞口东西两侧石壁分别刻有“栖霞”、“啸月”题刻,洞口的上方与两侧有题跋八块。遗址处现在还存有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岘山寺石碑一通,记载此寺始建于晋代。自隋唐以来,历经维修。   岘石背面有八百年前的游记摩崖,记载了广阳洞、壶天阁、栖霞洞、啸月亭等文化胜迹。我在考察此处的水源时,也从这块游记摩崖中发现了与作者同样的想法。“既成,约漕及余来观,相与叹赏。久之,独恨未能引泉耳。”看来,这篇写于1197年端午节的题刻,在欣赏此寺的附近风光幽静的同时,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寺的周围没有泉水。   关于这个问题我思索过多次,因为有寺僧居住,水源是一个大的问题,否则寺不可能长久。我也多次在寺的四周进行寻找。在寺的西南侧,有一处小峡谷,虽然现在是枯水季节,已没有泉水流下,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当年泉水冲涮形成的峡谷和石垒。夏天我来这儿的时候,还有溪水潺潺呢。可能是作者觉得泉水离寺有些远,从视角上难免有些缺憾吧。   这次在岘山的规划和开发中,有人建议,在这条溪水下游修建一个坝,蓄一些水,形成一道有山有水、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观,笔者认为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不仅如此,望楚山三寺附近还有甘泉寺、白马寺、谷隐寺、龙泉寺等相连,不愧是一个佛家文化和历史文化集中,山深树幽、风景优美的好去处。一、庞德公故居与学业堂   庞德公为汉末名士,博学多才,品德高尚,有识人之明,是襄樊最早的教育家。诸葛亮、庞统、徐庶、崔州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也是司马徽的师友,关系非常密切。卧龙、凤雏、水镜等名号为他所起,可见庞德公是很有眼力的。诸葛亮躬耕陇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得遇明主,即“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足智多谋,司马徽傲对权贵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