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与雪崩为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4年与雪崩为邻.doc

44年与雪崩为邻   这里是我国唯一长期从事积雪与雪崩研究的野外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每年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在站上从事监测、试验工作。      对于一般人来说,遇见一次雪崩可能就是致命的。在新源县巩乃斯山区,中科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的科研人员们却特意选择了一个雪崩频发的地段,作为自己的研究基地。至今,他们已经在这里从事了44年的研究。   这里是我国唯一长期从事积雪与雪崩研究的野外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每年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在站上从事监测、试验工作。   建国初期,伊(犁)焉(耆)公路(现称218国道)建成,成为横贯天山中部、沟通新疆南北的动脉,但由于遭受雪崩、风吹雪灾害,多雪年份冬春季节不能正常通车。1967年9月,“新疆雪害考察防治工作队”成立,对天山积雪、雪崩和风吹雪防治展开考察调研。同年11月,在伊犁河支流巩乃斯河上游,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山地积雪雪崩研究站(以下简称研究站)。      走进研究站      今年3月1日,记者随同研究站副站长徐俊荣前往该站,走进科研人员的生活。   车进入巩乃斯山区,左侧峭壁耸立,右侧深沟内冰河湍湍。不时,有过人高的积雪堆积在路的两旁,形成一个“凹”字形。这正是雪崩留下的痕迹――积雪从山坡上冲下来掩埋了道路,经过清雪车、铲车等设备处理后,就变成了“凹”字。从入冬时节,到来年的冰雪融化,这一路段的雪崩时常发生。   从1967年研究站建立以后,每年冬季,科研人员驻站进行现场观测并研究对策,开展了与积雪相关的灾害(雪崩、风吹雪等)防御实验研究。徐俊荣告诉记者,除了雪崩以外,风吹雪也是冬季道路的一大“杀手”。   1974年,我国修建独(山子)库(车)公路(现称217国道)时,首次将雪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列入工程专项进行研究。独库公路地处天山腹地,全线受雪害威胁的路段达140公里,修建之初时常发生的雪崩、风吹雪曾让很多解放军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经过长期的研究,加上在218国道、217国道上的实地运用,我们基本找到了对付雪崩、风吹雪的办法。”徐俊荣说,对付雪崩和风吹雪,可以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在道路沿线,设置防雪栅栏、防雪墙、挡雪坝、水平台阶、导雪堤等设施,通过采取工程治理与机械清除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保证道路的畅通。这些技术与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疆内其他公路、铁路的雪害防治中。在设计、修建精伊霍铁路的过程中,研究站科研人员也广泛参与其中,为保证沿线的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经过多年观测与研究,科研人员还绘制出天山山系雪崩(风吹雪)危险区分布图,为防治雪害提供了系统指导。他们将天山山系雪崩(风吹雪)危险分区分为5个区域:低山草原或半荒漠雪崩危险区、中山森林一草原雪崩危险区、中山草地雪崩危险区、高山冰缘带(石质)雪崩危险区以及高山和极高山冰川带雪崩危险区。   正说着,我们已经到了研究站。研究站坐落在积雪与高耸的云杉交相辉映的峡谷当中,紧靠着218国道。徐俊荣告诉记者,这里为天山中山森林一草原雪崩危险区,海拔1776米。以站为中心,上下各12公里,都是雪崩危害地段。从山顶3500米到1500米之间,每年都有雪害发生,对于从事山地积雪雪崩研究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雪崩来袭      谁能想到,这些平常看起来那么宁静的雪,却时刻蕴藏着瞬息万变、令人心悸的灾害。   2008年3月13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果子沟段一号隧道出口发生大型雪崩,造成16人死亡。2009年3月9日,在距离2008年“3?13”雪崩现场仅300米的地方再次发生雪崩,造成3人受伤、1人死亡。2010年2月23日,尼勒克县松湖铁矿发生大面积雪崩,3月1日该处再次发生雪崩,两次雪崩造成多名人员伤亡。   另一个集中爆发的时段是在春季,约在3月15日左右,积雪开始融化、不稳定,容易造成雪崩。这时发生的雪崩一般是粥样雪崩,约在中午14时前后集中爆发。   此外,还有根据地形区分的沟槽雪崩、坡面雪崩,根据路线长短划分的雪崩等,他们的破坏力各不相同。对于山区来说,从11月下旬开始,一直到来年的4月中旬,都是雪崩发生的危险期。   “在218国道,我们设计的防雪栅栏,有些已经年久失修,有些已经被当地牧民人为地取走,这使得防护措施大打折扣。”徐俊荣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在一个导雪堤跟前,徐俊荣指着5米至6米高的雪对记者说,这里原本设计好是将雪从路的上方导到旁边的深沟里,如今已经遭损坏,起不到任何作用。自从导雪堤坏了之后,这里几乎年年都发生雪崩。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只有做好了防护措施,才能防止雪崩对人造成的伤害。”徐俊荣说,最好是建立预警机制,在雪崩发生后迅速疏通道路、展开救援,同时防止灾害的进一步延伸。      中科院天山积雪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